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一九四五年以後的建築

一九四五年以後的建築
一九四五年以後的建築
一九四五年以後的建築
一九四五年以後的建築
一九四五年以後的建築
    原作者猶根•伊奧迪克係德國史塔加大學敎授兼現代建築學會會長,同時也是一個著名的建築師。他除了敎書以外,亦有豐富的職業經驗,素來專研當代建築的演進與理論,本書「1945年後的建築」乃是繼《現代建築史》之後,對於當代建築的通盤考察,時間連貫,脈絡相應,思路上也是前後一致,可以說是該書的續集。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臺隆書店
  • 作者: 猶根•伊奧迪克
  • 譯者: 李俊仁
  • 總書頁: 176
  • 商品編號: K14
NT 285
NT 300
未稅: NT 285

簡介

【譯序】

譯者在研究所期間,探討現代建築理論,每感於近代史料之不足,翻遍圖書室發現所有寫史的專書皆僅至於年代初期而後止,對於晚近尤其是戰後建築的發展,一直未見有系統的介紹,所有手邊的資料皆來自日常翻閲雜誌所得零星而片斷的介紹,以致對於當代建築的發展一直無法理出一個頭緖來,對於當代各家理論的來龍去脈亦無法有邏輯而完整的槪念,直到看完這本書以後,方才具體地掌握了當代建築發展之脈絡,大有深得我心之感,因此着手將它譯出來,希望能對關心當代建築潮流的朋友有所幫助。

原作者猶根•伊奧迪克(Jürgen Joedicke)係德國史塔加大學敎授兼現代建築學會會長,同時也是一個著名的建築師,曾經參與1972年慕尼黑世運會的設計工作。他除了敎書以外,亦有豐富的職業經驗,素來專研當代建築的演進與理論,曾有許多傑出的著作,其中最有名的是「現代建築史」(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與由他所主編的「現代建築叢書」(Dokumente de Modern Architektur)。現代建築史一書,立論客觀,見解精闢,對於現代建築有完整的論述,是一本舉世公認的好書。其中文譯本已由摯友孫全文先生(現執敎東海大學建築系)完成,編入臺隆書店建築譯叢第一集內,亦將於近日出版。

本書「1945年後的建築」乃是繼該書之後,對於當代建築的通盤考察,時間連貫,脈絡相應,思路上也是前後一致,可以說是該書的續集。本書寫作的主要基礎是來自作者在史大上課的敎材,另外加上特別爲“Bauen+Wohnen”雜誌所寫的論文,加以濃縮整理而成。對於現代建築的評價,作者基本上有幾個十分明確的準則,他不以一般選樣的方式,隨便挑幾個有名的建築物加以介紹,來說明建築界的發展,而是按照某種趨勢和潮流,來描述建築發展的諸般現象。雖然行文之間,難免有點歐洲本位,過分強調歐洲建築師在某些觀念上的前佔性,但是對本地的讀者而言,這種偏頗亦未嘗不是一種好處,因爲它多少可以使我們對歐洲在當代建築上的地位有一番新的認識和肯定,免得我們一味將眼光局限在新大陸,只看到路易康及其後繼諸人的形式邏輯。

這本書對於現代建築的分類,主要是以建築外在的表象爲出發點,並涉及表象與空間內涵之關係的本質。雖然誠如作者所說,這種分類其實也只是一個識別的手段,本身並沒有其他的意義。但是我們從他的分類當中可以看出,基本上在歷史的過程當中,仍然存在兩種形式意理之間的對立。這兩種意理在十九世紀卽所謂「浪漫的」(Romantic)與「理性的」(Organic),在世紀初爲「有機的」(Organic)與「組合的」(Arranged),晚近的趨勢即所謂「蠻橫的」(Brutalic)與「形式的」(Fcrmalistio)。事實證明在這兩種意現之間,頗難構造一個共同的指涉架構,藉以達成互爲主觀的意像,因此整個建築史是一部革命史。在演進過程中,兩種意理壁壘分明,互不相讓,做著永無止息的鬪爭。建築文化的現象卽在兩種意理的對立之間輾轉反覆,循環交替。

今天的社會,面對工業文明的高壓,有人服膺機械,有人謳歌自然,當前建築的走向,單就其表象而言,我們很難有定論,兩者取捨各自有其主觀的價値。我們不絕對抛棄機械,亦不一味頌揚自然,我們希望的是在表象所顯示的意理之外,找尋一種新的可能性。這個可能性自然該獨立於表象的意理之爭,袪除建築作爲個人表現的意義,而把問題拉回到建築爲解決人類環境問題這個本源上來,方能見出新的轉機。

無可諱言,自來建築師皆過份偏重個人主觀的表現,缺乏社會意識和強烈的使命感,無法站在同一個關懷社會大眾的立腳點上,致有兩種形式意理的對立與爭執。然而不論理性的建築或浪漫的建築,有機的建築或組合的建築,蠻横的建築或形式的建築,均只在建築師個人主義的封閉系統內打轉,跳不開主觀表現的圈子,建築淪爲個人的夢囈,自我的擴張,乃至苦悶的象徵。雖然蔚成風氣,燦然大觀,對於實際人生卻少有具體的貢獻,其價値仍然是局部而方面的。因此建築若能獨立於個人表現之外,獨立於意理的對立之外,實際肩負起解決環境問題的責任,則建築的發展當可轉變一個新的面貌。

値得慶幸的是:雖然五十年代的建築一直都還寵罩在幾個早期大師的陰影下,但是六十年代左右,隨著蠻橫主義和形式主義的來臨,建築界已經大起變革,尤其是另一股反國際學派(International School)的新潮,如日本的代謝派(Metabolism)與英國的建築圖案派(Archigram),更爲當代建築開啓了新的轉機。建築界普遍法起了一種社會覺醒,揚棄了英雄式的個人表現,開始普遍關心社會大眾的環境問題,對居住水準、都市問題開始做實際而確實的探討,發展出系統規劃、房屋科學、和建築研究的新面貌。建築師已經不再糾纏於兩種對立的意理之間,而把焦點拉回到解決環境問題此一重責大任之上。這實在是一個十分可喜的現象。

但是反觀本省建築界,除了一片混亂之外,我們幾乎看不出有一點覺醒的徵兆。職業界在混水摸魚,學術界在喧嘩與惶惑間搖擺,從未有人真正關心到普遍大眾的環境問題。讀者研讀此書,在掌握當代建築發展的脈絡之際,尤應注意原作者在書後所提有關六十年代建築覺醒的大勢,不可一味沈溺書中所提的任一派別或大師,使本書淪爲抄襲或模仿的藍本,那就不是原作者的本意,當然也不是中譯本問世的目的了。

最後要謝謝賀陳詞敎授,他曾仔細的看過全部譯稿並爲譯本寫序,使本書增輝不少。另外摯友康大中完成了譯文部分初稿,亦一併致謝。

李俊仁
於成大建築研究所
民國六十二年夏天

 

【前言】

當拙著「現代建築史」(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一書在1958年出版以後,尼可拉•佩斯尼(Nikolaus Pevsner)曾在Architecture Review雜誌,譽爲「客觀的歷史」(Objective History)。我不曉得他是否還會以同樣的說法來批評這本書,因爲對於當代建築的銓釋和解說,即令心存客觀,仍然不免會有許多無法被客觀地加以驗證的觀點,更何况筆者本身也不是一個專業的建築史家,不論是評述或從事實際工作,充其量都不過是一個獻身於塑造當代環境的建築師而已。然而,話說回來,在某一方面可能構成偏見的原因,在他一方面卻可能非常有幫助。若能對問題作正確的了解,便能夠使見解的表明堅強而可靠,而且可以有助於避免流於空談和落入可能錯誤的銓釋。

「現代建築史」一書是筆者就職敎書一篇正式論文觀點的擴張,而本書則是由筆者在史塔加大學(U. of Stuggart)講授現代建築課程的一系列講稿,加以濃縮而成。同時也併入特別爲“Bauen+Wohnen”雜誌而寫,在最近幾期所刊出的論文資料。

在本書裏面,筆者希望能夠將戰後直到動手執筆的這段時間內,整個建築的歷史脈絡,有系統的加以整理說明,並且得出一個具體的結論。

至於未來吾人環境的規劃,以及對於精益求精的硏究的急切需要,雖然本身是一個相當誘人而有趣的工作,但是由於可能使得歷史線索的閳明顯得有點舗張,因此並不在本書的討論範圍之內。

1969年春天
猶根•伊奧廸克

 

【作者簡介】

猶根•伊奧迪克(Jürgen Joedicke)是史塔加大學(U. of Stuttgart)的敎授兼現代建築學會(Institude of Modern Architecture)的會長。他素來專研當代建築的演進與理論,曾發表過許多不同的論述,其中最著名的是「現代建築史」(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和由他主持編輯的「現代建築集成」(Dokumente de Modern Architekture)一系列的叢書。他的見解相當精闢,目前已經赢得全世界一致的承認。

伊奧迪克最近的研究工作,重點在於探討計劃和評價過程的問題,並大量輔以他本身從事建築業務的各種實際經驗。他曾經設計過許多有名的建築物,而且名列1972慕尼黑奧運會會場設計小組的一員。

猶根•伊奧迪克(Jürgen Joedicke)既是建築師,又是建築系的敎授,同時也是「現代建築史」(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一書的作者,他曾在「現代建築史」一書裏面,將他對於當代建築的考察,作了一個完整的總結。至於「1945年後的建築」(Architecture Since 1945)一書,則是前書脈絡相連的續集。本書主要的基礎是他任職史塔加大學(U. of Stuttgart)敎授期間所指導的調査研究和評論課題。他對於現代建築的評價,主要根據幾個界定得相當淸楚的準則,他不以擧例的方式挑出幾個有名的建築物,來說明建築界的發展;而是按照某種趨勢和運動來描述建築界的諸般現象,而這些趨勢和運動亦唯有徵諸其中所涉及的各種進展,方才能夠完全被了解。因此,伊氏一開始便在導論中探索1917年以降的建築式樣,對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建築,以圖片和解說作了詳盡而嶄新的介紹。

而且由於五十年代的建築一直被幾個現代建築的大師,諸如萊特、密斯、和柯必意等人所把持,因此伊氏特別挪出了相當份量的篇幅,來討論他們的作品,以及那些追隨他們的建築師――也就是所謂國際學派(International School)諸人的作品。

至於六十年代建築的特色,則主要在於—種遠離國際學派的新潮流,伊氏因而以各據一方的日本和英國爲例,說明年靑建築師在觀念上的創新。比方在日本,「代謝派」(Metalism)――包括丹下、菊竹、和大高等人,便要求建築物應該具有更大的彈性,使能隨着需要的增加而提供連續的變化和遷異。同樣在英國也發生類似的衝擊,幾個年靑的建築師號稱「建築圖案派」(Archigram),發展了一種完全電腦化的環境――所謂「裝箱式都市」(Plug-In City) 的觀念。伊氏進一歩指出這些前衛觀念和若干建築師晚期作品之間的關係,這些建築師則包括有比方艾羅•沙里寧(Ero Saarinen)、阿伐•歐特(Alvar Aalto)、安尼•傑可遜(Arne Jacobson)、費利•奧圖(Frei Otto)、與伊岡•艾爾曼(Egon Eiermann)等人。

伊氏最後更指出美國是第一個著手深入研究都巿問題的國家,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對於建築趨向、計劃系統、和非傳統素材的使用,都有莫大的貢獻。
  

目錄

導論現代建築的發展――1917年後各個發展  階段的概論  一、 廿世紀早期的先鋒  二、 現代建築第一代 1917-1929  三、 現代建築第二代 1930-1939  四、 現代建築第三代   1. 一般特徵   2. 卓越的技術性表現 1949-1958   3. 1958年後的蠻橫主義和形式主義 當代建築的前身 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建築大師  一、 法蘭克•勞•萊特  二、 第一代的建築大師   1. 勒•柯必意   2. 密斯•凡•得•羅   3. 華爾特•葛羅比斯    4. 有機建築――雨果•韓利          漢斯•雪龍          雪龍學派   5. 理査•紐特拉  三、 第二代的建築大師   1. 阿伐•歐特   2. 奧斯卡•尼邁爾   3. 馬歇爾•布魯爾   4. 安尼•傑可遜   5. 伊岡•艾爾曼當前建築的趨勢 第一階段 1949-1958  卓越的技術性表現  ―、 理論的背景  二、 歷史的發展  三、 在美國的發展  四、 擴張 第二階段 1958-1966  蠻横主義   ―、 定義    1. 阿里遜與彼得史密遜的作品   二、 國際蠻横主義及其先驅    1. 英國蠻横主義   三、 設計原則    1. 國際蠻横主義  形式主義的傾向   ―、 定義   二、 形式主義   三、 形式主義的批判   四、 形式主義與蠻橫主義   五、 形式主義與新歷史主義    1. 守舊派的傾向   六、 艾羅•沙里寧的晚期作品――形式      主義告終的徵兆  幻想提案的批判 變動的情勢  社會與技術&變遷  歐洲建築師的地位 新的態度  建築觀念變動的影響   一、 急進新奇的建築形態   二、 預製與工業化建築   三、 大跨度的廳式結構   四、 杜勒斯新鎭――一個都市主義的實例   五、 結語註釋 照片索引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原文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精裝
形式
出版年代80年代
外型尺寸特殊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