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道全集(二):漢
書法在中國文化裡和文學、繪畫平行、融滙,自成一格視覺藝術審美對象。本卷收錄西元前206年自秦滅亡至漢滅亡,歷經前漢、新、後漢計425年間之書道史、漢鏡、木簡、碑碣及書道名家作品。卷後附此一時期的大事年表,書人小傳,嚴謹的編輯,詳細的考究,值得珍藏。
此套書出版年代已久,可能會有泛黃、斑點等紙質氧化、沾黏等書籍老化現象。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大陸書店
- 作者: 梅原末治, 大庭脩, 神田喜一郎, 高木正一, 外山軍治,中
- 譯者: 戴蘭村
- 系列名稱: 書道全集
- 出版日期: 1970/1/1
- 總書頁: 263
- 商品編號: A82
簡介
此一時期之書法,可以隷書為代表,以此一時代特有之政治的與思想的基礎之儒教為背景,無論於字體面或藝術方面,均已達到完成之領域,可謂為古今均未曾有之發展而為其特徵,論及後世隷書之模範,推稱漢隷為第一之原因也即在此。其發展之達至最高潮,為後漢末葉桓、靈二帝兩朝,同時亦恰似相互爭妍而建立豐碑不少,迄今尚遺有百種以上之遺石,實為壯觀。書法藝術最高峰之早在紀元二世紀時即已屹立,中國之書道文化亦的確堪稱既古且遠。同時,後漢末葉時由篆隷蛻化而出之草書流行一時,並出現如張芝之書法專家,繼承此一派者均競相趨於書寫草書若狂,是以當時有激憤於草書之弊害,因而撰寫非難草書之文章,甚且主張排斥草書應反篆隷之古體者。草書與隷書相對而成為革新之藝術書體,由此可以想見草書書法家當時之活躍狀態。自此時開始,中國書法藝術之性格漸趨明朗,此後遂邁上軌道而更有所進展。
/神田喜一郎
【凡例】
一、此卷所收者為:自秦之滅亡(前二〇六年)至漢滅亡,亦即歷經前漢、新、後漢計四百二十五年間之書蹟。
二、「漢晉之木簡」與「碑碣之形式」中所涉及者,並不限於上項時代。
【內文選讀】
中國書道史 2 漢
一、序說
在中國所謂實質的書道史,被認爲是始自漢代。到了繼承秦實行文字統一之後的此一時代,由於文字字體的遂漸安定與書法技巧之發達,繼而是書法專家之開始出現,書法之藝術性遂被認定。是以中國書道史在眞正之意義上於茲成立。在這點上,此一時代可以說是中國的書道史始踏出其第一步而爲一最具有意義之時期。
秦統一天下(221 B.C)後,實施新的統治政策,創業之始皇帝旣死,未幾天下卽發生變亂,窺伺其帝座之英雄起於四方。其中以起於江東之項羽,起於沛之劉邦二人最具優勢,劉邦於滅秦之後,破强敵項羽,繼而於西元前二〇二年建立漢,並奠都於長安,是爲漢之高祖。
漢初係蹈襲秦之政策,因行中央集權制而逐漸奠立統一國家之基礎,但至第七代之武帝,則北伐匈奴,南征南越,開闢與西域諸國之交通而有劃時期之發展,遂擴展國土,文物制度亦臻完備,乃採用博士董仲舒之儒敎政策,以求思想之國家的統一,其支配權亦益强固。如此於建國之後歷十四帝,帝位竟爲外戚所篡(8 A.D.),至此稱爲前漢。王莽改國號爲新,雖法周之制度以治天下,但其政治苛酷,盡失民心,遂爲漢之宗室劉秀所滅,劉秀終於恢復漢室(25),是爲後漢之光武帝。光武都於雒陽,以漢室中興之主而收拾民心,宣揚德政,繼承前朝政策並以儒敎爲國家之指導理念,乃導出道德主義之治世,因而形成漢代特有之儒家文化。迄後漢末葉之桓帝、靈帝時,其文化更建燦爛之極,漢之書法亦於此二帝時呈現出更爲輝煌之情勢。自光武帝歷十四帝至獻帝時,讓位於魏之曹丕,漢至此遂亡。前後其間共歷四百二十五年之久,爲中國歷史上持續最久之王朝,完成發展於此一期間之學術文藝,實爲中國文化在所有各方面之磐石。
漢朝歷代帝王及其在位年代,其大略約如次頁上段所示。
其次,自此一時代之武帝起,始立有年號。關於以下諸帝之治世,其年號如下:
前漢
⑦武帝――
建元(140-135B.C.) 元光(134-129B.C.)
元朝(128-123B.C.) 元狩(122-117B.C.)
元鼎(116-111B.C.) 元封(110-105B.C.)
太初(104-101B.C.) 天漢(100-97B.C.)
118 119 郃陽令曹全碑
中平二年(一八五)
拓本 二三 X 一一•三公分
爲漢碑八分之代表名品而自古著名。明代隆慶至萬曆初間於陝西省郃陽縣舊城出土後,始爲世間所知。出土以前,未見著錄。碑額雖已失而不存,但碑文幾完全保存。出土當初,據稱僅碑文中之「因」字半泐。至淸朝後始有缺損文字。碑文分爲陰陽;碑陽計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末行有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字樣,立碑之年月至爲明確。碑陰列擧與立碑有關者之名,刻有五列五十七字。文字較碑陽者小。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穀(甘肅省)人。早年喪父、爲義祖母所養育,侍奉繼母,甚具孝心,鄉人頌其善行,而有諺曰:「重親致歡曹景完,易世載德名不隕」。建寧二年(196)擧爲孝廉,除郞中,曾拜西域戊部司馬。當時因討疏勒國王和德之叛而有治績。繼而遷右扶風槐里令,因遭喪弟,遂棄官。光和六年(183)再被擧爲孝廉,七年三月,除郞中,拜酒泉祿福長。恰因賊宼張角卽黃巾賊發動暴動而各地荒蕪,擢選爲邰陽令,收拾動亂,盡瘁民治,恩澤廣被。羣僚爲頌揚其之高德,記其功績而刻於石者,卽爲此碑。文中未記曹全之歿年,建碑之年爲前述之光和七年,亦卽中平元年之翌年,恐係於其生前所建立之頌德碑。
所書結體嚴整,文字之構成亦有周到之感覺,波拂長而美,筆勢淸澄流暢。洋溢有一種優雅而朝氣蓬勃之婉麗,八分之方法已建至完成之領域。於木簡中由於參照敦煌出土漢簡沙畹本5 ,鄭子方之部分,可思索得出其眞蹟之技巧。其後魏晉書法,雖係由漢之八分書法發展而成者,但是若對其與此種技巧之高度進展相互結合而加以觀察,在此點上,則此種書法等其不僅頗與漢末相近,而爲八分最後所開出之花朶,且更可推想得出其維護書法以及與傳於後世之傳統書法之關係。
目錄
2 漢 中國書道史2 漢鏡及其文字 漢晉之木簡 碑碣之形式 圖版 照相凹版 一二四圖 本文插圖 五二圖 圖版解說 書人小傳 年表 小傳目錄 插圖目錄 圖版目錄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 |
原文語言 | 繁體中文 |
裝訂 | 精裝 |
形式 | 書 |
出版年代 | 80年代 |
外型尺寸 | 約A4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