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聖樂綜論

聖樂綜論
聖樂綜論

    本書的內容,是循著歷史的演進,介紹各時代的聖樂作品,所偏重的是這些作品中的樂曲結構,和由於時代的影響所衍生的問題。因爲原則性的問題解決後,欣賞作品對研習者而言,只是理論的佐證,且可因人而異地自由選擇己之所好,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全音樂譜出版社
  • 作者: 劉志明
  • 出版日期: 1970/1/1
  • 總書頁: 177
  • 商品編號: B183
NT 190
NT 200
未稅: NT 190

簡介

【自序】

一般人對「聖樂」的觀念,大概只停留在教會禮儀中使用的聖歌上,即使曾研習過音樂史的人,亦多未能把聖樂部份從歷史中歸納出來,更糟的是認爲「聖樂」只屬於教徒的事。其實,在整個西洋音樂史的發展過程中,聖樂佔的篇幅極大:祗從音樂方面而言,單音音樂時代,禮儀中使用的葛麗果聖歌,是惟一時代性的代表歌曲;自九世 紀複音音樂開始,葛麗果聖歌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複音音樂的發展過程中;因此,直至文藝復興年代,重要的作品均屬於聖樂作品。自巴洛克時代訖今,各時代的偉大作曲家未曾有聖樂的創作者,真是寥若晨星,只是由於時代背景因素的影響,他們的作品可能無法完全符 合教會的要求,不適宜用於教堂內,可是仍然屬於廣義的聖樂作品一 宗教音樂;對研究音樂的人,這的確是絶不可以忽視的一環。

面對這歷史上重要的課題,多年來總希望付出一點心力,爲我們東方的學子們,提供一套較系统化的理論,幫助他們去探討聖樂的究竟;無奈行政工作繁雜,直至最近由於作者本人必須擔任宗教音樂課程的講授,才迫不得已,在七十八年的暑期中,了却了這個心願。由於時間上的短促,參考書的欠缺,書中所討論的問題,難以達到盡善 盡美的地步,可是如果讀者在音樂史方面已略有基礎的話,種種的缺失便可由此彌補無遺。

本書的內容,是循著歷史的演進,介紹各時代的聖樂作品,所偏重的是這些作品中的樂曲結構,和由於時代的影響所衍生的問題。因爲原則性的問題解決後,欣賞作品對研習者而言,只是理論的佐證,且可因人而異地自由選擇己之所好,無須增加篇幅。
自古以來,教會不遺餘力地去推廣聖樂的工作,因爲他深澈瞭解,音樂本身所具有魔力般的力量,它能帶给人的心靈,一種親切、平和、慰藉的感受,它甚至能鼓勵人心,给人勇力,使人因此能踏穩 脚步,面對人生,善盡己職,歸向上主。也許對無信仰的人,這一切均與他們無切身的問題;可是教會努力的成果,已成爲音樂史上重要 的一頁,這個事實應爲大家牢記。

劉志明
民國I:七十八年六月廿七日

【目錄】


第一章基本的概念
(一)「聖」的意義
(二)教會與音樂
(三)聖樂的分類
第二章中世紀的聖樂
(一)葛麗果聖歌
1.歷史上的變遷
2.歌曲的結構與性質
(二)其他宗教音樂
1.讚歌
2.禮儀劇
第三章文藝復興時代的聖樂
(一)經文歌
(二)彌撒曲
(三)其他聖樂作品
(四)宗教歌曲
第四章巴洛克時代的聖樂
(一)當代音樂的特徵
(二)聖樂作曲家們的表現
(三)代表的聖樂作品
1.彌撒曲
2.神劇
3.清唱劇
4.聖詩
5.器樂曲
第五章十八世紀的聖樂
(一)自由發展
(二)拿坡里音樂的新風格
(三)教會的要求
(四)交響樂式的教會音樂
第六章十九世紀的聖樂
(一)聖樂的復興運動
(二)作曲家們的回應態度
第七章二十世紀聖樂
(一)教會的訓示
(二)音樂家們的反應
(三)熱門彌撒曲
第八章大型聖樂作品的歌詞釋義
(一)彌撒曲
(二)感恩曲
(三)聖母讚主曲
(四)聖母哀悼曲
參考書目


【內文選讀】

第一章 基本的概念

教會音樂與基督教會的廣傳與發展,同時出現在歷史中。聖經的作者記述,基督在世的年代,大家已使用適當的形式,以歌聲作祈禱:瑪寶聖史記載,在最後晚餐後,「他們唱了聖詠,就出來往橄欖山去」 ( 瑪:二十六章,三十節;谷:十四章,二十六節 )。教會初期的信友,每次舉行擘餅禮時,亦常詠唱詩篇聖詠,教會廣傳於各地 以後,由於地方教會的人文背景各異,不问文化表現的音樂相繼出現於教會,當時教會內有敘利亞 ( Syrian ),希臘亞力山大 ( Greek-Alexandrian ),拜占庭 ( Byzantine ),東與西的敘利亞 ( East and West Syrian ),哥狄 ( Coptic ),亞比斯利安 ( Abyssinian ),亞美利 (  Armenian ) 和羅馬 ( Roman ) 等禮儀,每一地區禮儀的發展,遂引發出不同的音樂。

音樂在歷史中不停地向前邁進,人的思想與四周的環境,在不同的時代與地域裏,形成影響音樂表現重要原因之一。從歷史觀而言, 誰也不能否認教會音樂是整個音樂活動中重要的一部份。在基督教會初期,禮儀剛開始形成之初,歌曲的産生與成長,完全配合當時禮儀 的需求,因此當時的教會音樂,完全屬於禮儀型樂;在中世紀年代, 教會音樂常站在「給與」的領導地位,俗樂的發展離不開這個指標;可是人文主義崛起以後,教會音樂逐渐地火落了原有領導性的地位, 一切的發展反而以教會以外的藝術原則爲基礎,接受時代性各種技巧,火去以往對社會音樂影響的力量。在這種情形之下,教會音樂便形成爲一般性的宗教音樂,與爲禮儀之用的聖樂兩種型態。雖然二者均是人類向造物主的歡呼、讚頌、是一種情不自禁的卨歌、藉以表達其堅信、切望、與熱受的真情、使人超脱自我、忘懷人間、歸向上主,可是由於其用於教會的適應性,和民衆接納的程度,有時實難以...

目錄

000107952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原文語言繁體中文
特徵西洋古典
適用對象入門
聲樂宗教歌曲
裝訂平裝
形式
出版年代80年代
標籤: 宗教音樂 , 劉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