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建築研究方法:基礎篇

建築研究方法:基礎篇
建築研究方法:基礎篇
    本書實分為二部,前部為基礎篇,後部為應用篇。前篇則包括研究課題的選定,資料蒐集,選樣,測量,研究方法,資料分析,研究之報告各項;後篇則包括文獻研究,歷史研究,理論研究,構造研究,環境行為研究,比較研究等。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臺隆書店
  • 作者: 王錦堂
  • 系列名稱: 建築譯叢
  • 總書頁: 263
  • 商品編號: K39
NT 428
NT 450
未稅: NT 428

簡介

【序】

本書是專為建築研究所研究生和業界有志於建築研究的初進人員撰寫的。當然,它也適合於相關學域的同等人士之參考。

論到建築,社會上一般稱它是火車頭工業。其寓意乃指建築物的興建要有很多工業的支持。換言之:建築的建造可以帶動其它各工業的繁榮。諸如鋼鐵、水泥、磚、石、木材、塑膠、五金以及化學製品等。

這種說法祇限於建築的建造方面。並未涉及設計和計劃方面。若論到設計和計劃,它可以說是綜合各學域的學術,從社會學、人類學、行為學、心理學、數學、物理學、力學、構造學、都市、園庭、景觀等等。

建築學如此浩瀚,我們又無專業書刊來對浩瀚學域傳達應有的知識,祇能從國外的資料各人摸各人所需要的,既無系統又少標準,結果在實務上不免產生混淆和爭執,令建築人踟躕不前。此處所指系統即學術組織系列,此系統也是學術的根基。學術根基或是學術基礎,此學術頗有些抽象,過去筆者們曾多次提及學術基礎,但均係以概念方式來作定義。

實則,學術基礎或可以依工具書,和教科書的刊行狀況來界定。前者指辭典、手冊、規範等,後者則指大中小學使用的學習用書。其中尤指大學用教科書(中小學教科書均依此為依歸。)有了此學術基礎,一切工作、作業均有遵循,因此,減少混淆和爭議。

教科書和參考書是不同的,教科書是教育的標準,參考書祇是用來作輔助參照,它可能包含了日本的標準,也可能有歐洲的,或美洲的,不能作依據或導循。因此,參考書可以依國外資料來編寫,可深可淺,可大可小,而教科書就不能如此自由,更不能祇是從國外已建立的「學」或已刊行的「教科書」編譯過來就可以作為我們使用的教科書。實則,國人使用的教科書,其載列的勿論是理論、方法、標準、數據等都是要經過依國人狀態來檢驗獲得印證並制定標準後,才列入教科書中的。

例如台灣早期(60~70年代)交通站侯車或侯機室的固定侯車椅子的設計,如依照美國標準(Graphics Standards),對中國人而言似嫌大了些!如果依日本標準(建築設計資料集成〉似嫌小了些。於是適於中國人體尺寸之標準在哪裡?這就是要依研究工作來訂定,之後列入教科書或手冊中,以便遵循。此外,如工業界依據的標準模矩尺寸,世界各國都採用10cm 基本模矩,當然我們也可以如法轉用。但這種方式的模矩訂定是沒有學術基礎的,它必須經過是否合乎國人的狀況和環境的測驗,證明它是可以採用 10cm 時才能在編寫的教科書中列入。於是,這一個教科書就是我國某一學域的學術依據―學術基礎。基於此,學術基礎的建立是要以研究為起點的。所有教科書的撰寫都要來自國人、國情的基礎研究。

國內大學建築研究所的成立已超乎10年,許多研究似乎都缺少「學術」意義,更很少能有助於學術基礎的奠定,浪費了許多國家資源(金錢上的,時間上的,人力上的)。究其原因,可能涉及很廣,但顯著的不外二方面:(一) 指導人本身的條件,(二) 學術研究的訓練。本書的問世或可減少一些資源的損失,對學術水平的提昇能有些幫助。

本書實分為二部,前部為基礎篇,後部為應用篇。前篇則包括研究課題的選定,資料蒐集,選樣,測量,研究方法,資料分析,研究之報告各項;後篇則包括(暫定)文獻研究,歷史研究,理論研究,構造研究,環境行為研究,比較研究等。有關建築的科技和工程之研究,非本書論述範圍,均予割愛。

研究工作中涉及的方法或程序常常不限於一端,若將其內容劃分得一清二楚是很困難的,因此,本書的陳述不免有重複之處,有些也是為了省掉讀者前後參照之煩,尤其當讀者祇關注某一特定的問題時。

本書自撰寫開始(約於1982年),寫寫停停,停停寫寫,前後約經過了八個歲月。未能一氣呵成,因此文中不免有連貫性不足之感。

本書的撰寫完全是嚐試性的,或許是建築界的第一本《建築研究方法》起步書,內容自不免膚淺疏漏。希望後進者能依此為基礎,不斷的補充修正。經驗要累積的,學術也是要累積的。希望累積的經驗和見識,能讓這門「學」在學界和業界立足,發揮促進作用,並在中國能堅實的建立起來,帶動屬於中國「學術基礎」的建立,使中國的建築學術走上世界水平,則著者幸甚;中國建築界幸甚!

此書的撰寫和出版蒙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同仁們均提供了幫助,尤其是關華山教授於百忙中指正了書中的錯誤及術語之正名。對他們的協助,致誠摯的謝意。最後期待讀者的多方指正。

編者謹識於
東海大學建研中心
1996.3.10

 

【內文選讀】

1. 理論建構和科學方法

凡是在科學方法的指導綱領和方案範圍內工作的大部份研究人員,對於他自己在整個大工作環境中所處的適切地位都相當清楚。但事實上,完全受技術束緮而迷惑以致迷失目標的研究人員亦是很常見的。在任何領域中,如果發生這樣情形都是很可惜的;這在學術研究領域中尤其讓人不安,因為對象的需要極大,而可用的資源,尤其能用於研究方面者,幾乎少之又少。因此,有些有經驗的研究人員將一些因素間的相互關係作無味的計算,對那些開始就分明毫無價值的資料耗費上月的時間來作分析,祇是為了研究而研究,這是很令人失望而不得體的,即使新進的研究人員亦染上這種習氣。

要想確切的把握科學方法,最好的途徑就是從達成的意義來衡量。工作的目的是要發現自然規律,將之轉變為理論。對本身領域有好處,對其它領域亦有好處。在開始說明這一點之前,先來敘述一些一般研究人員都已接受的基本原理。今將描述予以簡化,俾適於作為此一議論仍多的課題之緒論。

1.1 理論功能

(1) 心理上的功能
初進研究人員必須累積經驗,當他對研究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之後,他就會開始以與預報有點相像的反應去應付和支配研究世界。雖然,人對於刺激的處理、預期和採取行動等,有很大差異,但大部份都會是自動的。

理論的功用如何?在處理諸多複雜問題的領域中,理論的功用乃是幫助擔任實務工作的人意識的運用他的注意力去達成他生活中作為例行事務來處理的工作。理論幫助他有效的處理資料,以增進他對世事的支配力量。良好的理論修養可以使人的生活簡化。

任何人祇要他曾努力去理解他不熟悉的理論,就不難相信理論能使任何事物簡化。各門各類的知識都會以他從原始經驗中得來的資料充實他自己。但原始經驗大部份是雜亂無章的。科學家們認為在自然界中有其整齊秩序的基礎,祇是混亂比真實情況明顯。因此,良好的理論有助於顯露出人們賴以工作的潛在規律性,以減少混亂情形。這一切都是與實驗主義的見解相一致的,理論可視作是記錄經驗的心中速記。

將知識摘要整理成?理論的方式有許多,正如尋求知識有許多方式一樣。顯然,有些理論建構方式已証明比另一些方式來得更為有效;所有主張並不見得都能貼上理論標籤,就能表現它為有效用。這可以用幾個問題來加以說明。毋庸置疑的,如果能建立一種制度將一切事物都歸入腦子裡許多分類格架的檔案內,這世界一定會井然有序。人不是外向,就是內向;人的體態、思考、文化等因人而異。於是,這一種分類方法,對研究而言,當然不及功能理論來得有用。功能理論是從事件的順序中,實質的、社會的、或心理的,討論其規律。例如,我們可以說,在失去保護之時,即可能顯露出焦慮來,或是說,一直……

 

目錄

序 前言 (1) 研究和建築 (2) 研究工作之功用 (3) 研究人員之資質 (4) 學習研究工作I. 基本要素  1. 理論建構和科學方法   1.1 理論功能    (1) 心理的功能    (2) 社會功能   1.2 理論之組成    (1) 理論的理想意象    (2) 概念    (3) 操作定義    (4) 概念性定義    (5) 假設    (6) 定律和理論    (7) 良好理論的標準    (8) 假設的發韌  2. 研究問題之訂定   2.1 問題的訂定步驟    (1) 文獻查閱    (2) 初次閱讀    (3) 徵詢專家意見    (4) 個案探討   2.2 問題的界定    (1) 問題的發現    (2) 理想的問題    (3) 無法研究的問題   2.3 問題之操作    (1) 轉化研究論點為研究問題    (2) 術語的操作化    (3) 預想實徵證據    (4) 預想研究結果   2.4 計劃性研究  3. 研究設計   3.1 設計為研究工作之邏輯策略    (1) 設計之實質內容    (2) 早期設計明晰之重要性   3.2 研究中之偏差    (1) 由外在涵構引起的偏差    (2) 選樣決策引起的偏差    (3) 參予對象產生的偏差    (4) 自然過程中產生的偏差    (5) 初次測驗或實驗計劃方案中產生的偏差    (6) 最後測驗中產生的偏差    (7) 統計迴歸產生的偏差   3.3 研究設計之階段   3.4 研究設計之類型    (1) 探索性研究    (2) 描述性研究    (3) 解釋性研究    (4) 發韌假設的研究    (5) 測驗假設的研究    (6) 實驗研究    (7) 測試性研究   3.5 研究設計要點   3.6 研究方法之選擇  4. 資料蒐集   4.1 蒐集方法的選擇與適應性    (1) 多重方法的運用   4.2 一般蒐集程序   4.3 現有資料之運用    (1) 現有資料運用之權宜    (2) 現有資料之來源    (3) 歷史研究    (4) 過去研究之回顧    (5) 用作研究之計劃    (6) 用作比較的基礎    (7) 解答為預料的問題   4.4 運用現有資料之問題    (1) 一致的可援用性    (2) 信度和效度   4.4 書面文件    (1) 定義與分類    (2) 信度和效度    (3) 綜合評定  5. 選樣   5.1 代表性問題   5.2 定義   5.3 隨機選樣與代表性   5.4 選樣誤差   5.5 準確度與樣本大小   5.6 選樣技巧    (1) 簡單隨機選樣    (2) 分層選樣    (3) 系統的隨機選樣    (4) 區域選樣與集體選樣    (5) 目的性或判斷性選樣   5.7 研究設計和選樣計劃    (1) 回溯既往設計中的配對    (2) 投射設計中的配對  6. 測量    (1) 測量在科學研究上的任務   6.1 測量理論要素    (1) 理論模型與現實世界    (2) 對應法則    (3) 實數系統和完全測量之基本假定   6.2 測量尺度    (1) 類別尺度    (2) 等級尺度    (3) 等距尺度    (4) 等比尺度   6.3 測量尺度與統計   6.4 測量程序適切性之評估    (1) 信度概念    (2) 信度之理論定義和測量之標準誤差    (3) 信度之估計方法    (4) 效度概念II. 研究方法  7. 歷史研究   7.1 研究之程序   7.2 資料蒐集   7.3 文獻類型    (1) 檔案資料    (2) 生活史   7.4 資料分析    (1) 外在和內在考證    (2) 內容分析   7.5 資料之綜合  8. 評估研究   8.1 研究之範圍   8.2 評估之阻力   8.3 評估之重點    (1) 內容之評估    (2) 程序之評估    (3) 組織之評估    (4) 影響之評估   8.4 評估標準之選定   8.5 研究設計  9. 發展研究   9.1 橫斷法   9.2 縱貫法    (1) 小樣本研究    (2) 世代研究    (3) 趨勢研究   9.3 折衷法  10. 行動研究   10.1 研究程序   10.2 研究人員和專家之任務   10.3 行動研究與基本研究之比較   10.4 行動研究要點  11. 調查研究I─問卷和訪問研究   11.1 問卷抑訪問   11.2 問題類型   11.3 方法構成之內容    (1) 統計的和描述性資料    (2) 經驗及行為資料    (3) 態度與感情資料   11.4 變項之明確和誤差之減少   11.5 獲取回答之策略   11.6 方法的應用   11.7 訪問人之素質   11.8 訪問人與應答人之配合   11.9 資料之記錄   11.10 受訪人的權利  12. 調查研究II─觀察研究   12.1 科學觀察與機會觀察   12.2 直接觀察   12.3 觀察環境    (1) 自然環境    (2) 控制環境    (3) 實驗室測驗   12.4 互動之記錄方式    (1) 敘事記述方式    (2) 等級方式    (3) 分類方式    (4) 保存互動影響的方式   12.5 行為的紀錄    (1) 言詞互動    (2) 準言詞行為    (3) 非言詞行為   12.6 推論問題   12.7 一般和專門觀察方案   12.8 研究單元之幅度   12.9 觀察人員所面對的課題    (1) 現場與事後之記錄及編碼    (2) 選定觀察方式    (3) 受觀察者被觀察時之影響    (4) 觀察人的舉止行為   12.10 觀察之信度    (1) 事象的信度    (2) 方法的信度    (3) 觀察人員的信度   12.11 觀察人員間的信度測量    (1) 步驟    (2) 單元化    (3) 順序分類    (4) 成員順序    (5) 觀察行為之信度   12.12 觀察之訓練    (1) 觀察工作之條件    (2) 訓練步驟   12.13 效度    (1) 一致效度    (2) 預測效度    (3) 建構效度  13. 關係研究   13.1 個案研究   13.2 相關研究    (1) 問題選擇    (2) 樣本和工具之選擇    (3) 設計和程序    (4) 資料分析和解釋   13.3 關係研究    (1) 資料蒐集    (2) 資料分析和解釋   13.4 預測研究    (1) 資料蒐集    (2) 資料分析和解釋   13.5 原因比較研究    (1) 設計和步驟    (2) 控制步驟    (3) 資料分析和解釋  14. 實驗研究   14.1 寬驗程序   14.2 實驗效用   14.3 實驗理論基礎和基本設計   14.4 影響差異評分之因素   14.5 實驗團體和實驗設計    (1) 實驗團體    (2) 實驗設計    (3) 實驗設計之進一步討論   14.6 多重處理設計    (1) 單因素設計    (2) 集區單因素設計    (3) 複因素設計    (4) 集區複因素設計    (5) 拉丁方格設計   14.7 實地實驗   14.8 實驗的問題III. 資料分析與統計  15. 前分析步驟    (1) 評分步驟    (2) 編列表格和編碼程序  16. 描述統計   16.1 類型    (1) 圖式資料和關連    (2) 中央趨向之量值    (3) 變異性之量值    (4) 常態曲線    (5) 關係之量值    (6) 關係位置之量值   16.2 資料之計算    (1) 符號    (2) 平均    (3) 標準偏差    (4) Pearson r  17. 推論統計   17.1 基本概念    (1) 標準誤差    (2) 虛假假設    (3) 顯著性測驗    (4) 決策:顯著性水平和誤差類    (5) 雙尾和單尾測驗    (6) 自由度   17.2 顯著性檢定之類型    (1) t檢定    (2) 變異量之簡單分析    (3) 變異量之複比較    (4) 複因素變異量分析    (5) 共變量分析    (6) 複迴歸分析    (7) 卡方檢定    (8) 統計方法之比較   17.3 顯著性檢定之計算和解釋    (1) 獨立樣本之t檢定    (2) 非獨立樣本之t檢定    (3) 變異量之簡單分析    (4) Scheffé 檢定    (5) 卡方檢定  18. 後分析步驟   18.1 資料之驗證和保存    (1) 資料之驗證    (2) 資料之保存   18.2 結果的解釋    (1) 假設之結果    (2) 非假設之結果    (3) 統計顯著性與實務顯著性    (4) 結果之重複IV. 研究之報告  19.1 研究報告之撰寫   19.1 一般指引    (1) 撰寫和清稿之一般原則    (2) 格式和體例    (3) 研究報告之類型   19.2 學位論文    (1) 頭前頁    (2) 正文    (3) 附錄   19.3 學報專文    (1) 學報的選擇和分析    (2) 文稿之撰寫    (3) 文稿之投送和評估   19.4 宣讀的論文  20. 研究之評審    (1) 整體的評估    (2) 研究方法之評估V. 學術倫理  21. 研究人員之責任   21.1 對研究之責任   21.2 對科學之責任   21.3 對支持人之責任  22. 研究人員之倫理觀   22.1 研究對象之倫理觀   22.2 職業之倫理觀   22.3 承諾   22.4 機密附錄  附表1 亂數  附表2 顯著水平差異之相關係數值P  附表3 t分佈  附表4 F分佈  附表5 X平方分佈 參考文獻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原文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精裝
形式
出版年代80年代
外型尺寸特殊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