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絃樂指揮研究
-
針對初學指揮者設計,使初學者對指揮的基本概念、技巧、常識以及學習指揮應具備的條件有所認識。此外,本書也設計了讀譜的方法,及如何將總譜改編在鍵盤上彈奏的方法。並在最後的部份附錄了總譜彈奏進階練習的單元。初學指揮者若能徹底瞭解本書的內容以及熟練每一道實習例題,相信對指揮的基本概念,能獲得相當程度的認識。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全音樂譜出版社
- 作者: 廖年賦
- 總書頁: 216
- 商品編號: B477
簡介
【前言】
指揮者的角色從古代的純擊拍,到現代以表演音樂爲主要任務, 其演進的過程是隨著音樂的進步而提升的。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 交響樂團及歌劇作品日趨複雜,演奏技巧不斷地進步,音樂演奏也逐漸注重內容與風格,使得指揮者不得不跳出擊拍者的窠臼。由於指揮音樂的表現需要內容的詮釋以及風格的確立,指揮家除了需要有各種敏銳的反應之外,尙需具備表演及領導統御的才能。因此,「指揮」這個角色遂成爲樂團或合唱團中的權威人物,而指揮學也隨著成爲一門專門的課程。
基本上,「指揮」是屬於領導的地位,而養成這個領導地位的角色是不能完全以傳授的方式來進行的。敎指揮或許可以把施敎者的經驗與技巧敎給受敎者;但是,要把富有先天才能的領導統御本事傳授給對方,恐怕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我個人認爲要造就一個好的指揮,較適合以培養的方式來產生。即除了指揮的基本方法與技巧以傳授的方式來指導之外,應多給學習者有充分的臨場經驗。讓他從臨場過程中,去體會人際關係與增進組織能力的重要性,從而發揮其領導統御才能。
任何學習都必須要有步驟。尤其是正確的步驟可使學習收到預期的效果;反之則徒然。因此,本書特別注重循序漸進的進階練習與實例實習。在內容方面則針對初學指揮者設計,使初學者對指揮的基本概念、技巧、常識以及學習指揮應具備的條件有所認識。此外,本書也設計了讀譜的方法,及如何將總譜改編在鍵盤上彈奏的方法。並在最後的部份附錄了總譜彈奏進階練習的單元。初學指揮者若能徹底瞭解本書的內容以及熟練每一道實習例題,相信對指揮的基本概念,能獲得相當程度的認識。
本書於民國七十一年四月二十日初版發行,民國七十五年一月二十日第二版發行,民國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第三版發行。由於初版迄今,時隔多年,其間在使用時發現一些微小的打譜失誤。爲求完美, 乃趁此次再版的機會將其修正以利讀者使用。
廖年賦 謹識
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二十日
於國立台灣藝術學院
【內文選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指揮的定義
指揮(Conductin英,Dirigieren德,Condurre義,Conduire法)是統一兩人以上合奏(或合唱)團體的解釋或以統一者之解釋給與團體,謂之指揮,擔任統一工作者稱爲指揮者。
第二節 指揮的歷史
古埃及和希臘在公元前已在敎會歌唱隊設置主唱者,這個主唱者即爲歌唱隊的領導者,其任務爲確定歌唱速度、音高以及在歌隊裏主唱等。在巴洛克時代,鍵盤演奏者往往充當樂隊首席,歌唱隊領導者或樂隊首席常以自己的意見或解釋傳達給團體的每一個人,使全體的演奏統一。十五世紀時指揮棒之始祖Sol-fa已被使用,Sol-fa(即C大調音階的第四、五級兩音之音名)是以譜紙捲成棍狀。用來指揮,並在羅馬敎會的唱詩班裏被用以指揮合唱。十六世紀帕勒斯特里那(Palestrina)與偉大的複音音樂時代使用Sol-fa在地上敲出聲音來幫助芭蕾舞團和合唱圑之表演,以腳踏地板指揮之方式也被許多一邊演奏一邊指揮之指揮者所採用,因爲他們無法同時用手演奏和指揮,所以用腳在地上踏出聲音以統一團體之演奏與指揮的方式,說來也相當方便和實際,至今偶爾仍可在著名之爵士樂隊裏看到。發出敲擊聲音的指揮方式,在演奏軍隊音樂及舞曲時或許可行,但是在演奏抒情或髙雅音樂時因爲敲聲而破壞情趣,因此迅速被反對,所以又有用小提琴弓來指揮,如盧利(法國音樂理論家,作曲家,自幼隨僧侶學習樂理與六絃琴,並自修小提琴)以參加著名的小提琴演奏而成爲有名的指揮家。十八世紀的交響樂隊都由首席小提琴領導,首席小提琴須兼……
目錄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 |
原文語言 | 繁體中文 |
適用對象 | 大師級 |
裝訂 | 精裝 |
形式 | 書 |
出版年代 | 90年代 |
外型尺寸 | 約B5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