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台灣箏曲創作 選暨黃好吟箏樂文集

台灣箏曲創作 選暨黃好吟箏樂文集
台灣箏曲創作 選暨黃好吟箏樂文集
台灣箏曲創作 選暨黃好吟箏樂文集
台灣箏曲創作 選暨黃好吟箏樂文集
台灣箏曲創作 選暨黃好吟箏樂文集
    曲目選擇台灣箏演奏家作品及委託台灣作曲家創作的作品,委託創作來源包括原住民音樂、漢民族音樂、西式新音樂的等為架構,找尋擅長運用該類型素材的台灣作曲家委託創作箏曲,加入台灣表演藝術,展現文化特色,發展台灣箏樂未來方向。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大陸書店
  • 作者: 黃好吟
  • 總書頁: 323
  • 商品編號: B646
  • ISBN: 9578371896
NT 475
NT 500
未稅: NT 475

簡介

感 動
能用26年多孵化一個感動的夢是一種幸福

1970年9月7日王海燕教授於台北市實踐堂舉辦「王海燕古箏古琴獨奏會」,樹立了楷模也引發我舉辦個人整場演奏會及學習古琴的想法。1973年有幸成爲王教授的學生,她教導我關於音色辨識、觸絃角度及樂曲分析等,對我的箏藝有極大提昇。

1973年彈奏鄭德淵教授的《淡江暮色》,1977年拜讀了他的《箏樂理論及演奏》,驚訝於書中豐富的箏樂理論。1978年成爲鄭教授在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的主修學生,至今一直追隨他在國樂界的學術典範。

1976年隨孫毓芹教授學習古琴,深化了我的藝術内涵。

1979年在莊本立教授推薦下,我成爲古箏大師梁在平教授的主修學生,學習梁氏箏曲,了解琴韻箏聲的優柔雅美。

1979年7月15日我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聆赏「王正平的琵琶藝術」演奏會很受感動,該演奏會中有幾首台灣專業作曲家的琵琶創作曲強烈震撼了我的心靈,尤其以馬水龍教授的《水龍吟》更是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於是我便開始編織美夢:「希望有一天我不但能彈一整場台灣箏曲,其中有很多台灣專業作曲家的作品,而且編辑成書,還要用文字撰述出内心的音樂景象,將充滿鄉情的音和洋溢感動的樂傳達出去。」

首要之務是加強我的演奏能力及提升理論水準。接著從民國七十五年約稿、七十六年首演張邦彦教授的《秋之旅(I)》和盧炎教授的《尋幽曲》後,產生了一點自信,也向自己的理想跨出了一步。但是在台灣解嚴、兩岸互通逐漸頻繁的環境變遷及工作、生活壓力下,雖然民國八十一年還約稿首錄了潘皇龍教授的《迷宮‧逍遙遊III》箏獨奏曲,但是前進的腳步遲緩。民國八十五年五月起我積極邀請作曲家們以台灣現存音樂爲基調創作箏曲,於2003年9月、10月由傳大藝術公司主辦、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巡迴台北國家音樂廳、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彰化縣政府禮堂和宜蘭演藝廳等地舉行「黃好吟古箏演奏會─台灣箏樂篇」。今將這些箏曲撰述分析、編辑成書之際能獲得啓迪我走向這條路的馬水龍教授、王正平教授、王海燕教授與鄭德淵教授惠賜序文,除了備感榮幸更由衷的感激諸位教授的提攜及對未來的指引。雖然從起心動念訖今達成經過了漫長的26年多,但是能用26年多孵化一個感動的夢是一種幸福。

本書曲目乃選擇台灣箏演奏家作品及本人委託台灣作曲家創作的作品。在委託創作方面,我用台灣目前同時擁有不同性質與來源的三類音樂:1. 原住民音樂 2. 漢民族的傳統音樂 3. 西式新音樂等爲架構,找尋擅長運用該類型素材的台灣作曲家委託創作箏曲。並適當加入台灣目前存在之表演藝術,如京劇、歌仔戲、舞蹈等的肢體語言,以增加音樂説服力。除此之外,更邀請葉錦添先生配合時代差異與樂曲特色而製作演奏服裝,使聽覺與視覺融合。而且文曲坐彈、武曲立彈,呈現鮮明的舞台風格。清楚自己的定位,展現文化的特色,探索台灣箏樂未來的方向。

感謝張邦彥教授從1978年至今的教導,馬水龍教授、王正平教授的啓發,作曲家們接受委託創作並不厭其煩解答我的問題。韓國鐄教授在論文寫作方法上的指導,梁銘越、王海燕、鄭德淵、徐頌仁、Mark A. Graveson、呂錘寬、陳裕剛、袁靜芳、陳焜晉等教授在理論上的指導,故莊本立主任生前給予的良好教學環境,樊慰慈主任的支持。感謝傳大藝術事業有限公司周敦仁總經理主辦音樂會、大陸書店張勝鈞先生慨允出版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所長張柏舟教授在百忙中撥空設計封面,萬大翻譯有限公司楊凱閏與揚雅琪小姐打字,莊傳賢先生、江淑麗小姐打譜及尤雅玲、蘇智偉、陳慧玲、陳盈君、蔣緯縈、孫瑞檠、翁芳瑜、盧佳慧、林倍卉、陳叔民、林佳瑜、徐滋華、韓佳燕、張純綺、謝艾倫、賴璇、林明燕、李皓玫、張馨尹等同學們的幫忙校對暨何占豪、周成龍、林谷芳等教授,劉虹妤、彭景、王禎綺等老師,夏梅芳與趙文姚小姐在各方面的協助,才有這本箏譜問世。感謝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秘書長劉偉勳先生長期以來鼎力相助。感謝給我鼓勵和幫助的老師、朋友、我的父母、大姊黃勝美女士 、 二姐黃富美女士及家人,一直寬容、疼惜、維護我的外子林東河和兩個兒子。還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特別感謝上天賜給我這樣的機缘。

黃好吟

 

【作者簡介】

黃好吟 台北市人
中興大學經濟系畢業/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畢業,主修古箏、古琴。
古箏師事梁在平、陳蕾士、鄭德淵、王海燕等教授。
古琴師事孫毓芹教授,副修鋼琴師事吳繼芳老師。
隨馬水龍、張邦彥、何占豪等教授習理論作曲。
並隨川嵨一枝老師習日本箏、Mark A. Graveson教授學習指揮。

現任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專任教授。
曾任 曾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為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及國樂科、光仁中學音樂班、華岡藝術學校國樂科。

 

目錄

序1 馬水龍 序2 王正平 序3 王海燕 序4 鄭德淵 編撰者引言─感動 編撰者簡介 目錄 第一部份 台灣箏曲創作選 1. 梁在平:《高山流水》(約1955〉 2. 鄭德淵:《孔雀東南飛》(約1979/1986邱大成改編) 3. 黃好吟:《英雄凱歌》(1979/1997朱曉谷配伴奏) 4. 盧炎:《尋幽曲》(1986─2000) 5. 張邦彦:《秋之旅(I)》(1986.10.5) 6. 梁銘越:《皂雲飛》(2000.10.16) 附作曲家自述:《「皂雲飛」南管古箏曲》的來龍去脈與創作理念 7. 金希文:《給古箏及弦樂四重奏的幻想曲》(2000.12.27) 附鋼琴伴奏版本 8. 許雅民:《歌賦》(2001.3.18) 9. 錢善華:《系列IV一箏》(2001.8.10) 演奏符號説明 第二部份 黃好吟箏樂文集 I、臺灣箏曲創作選分析 1. 梁在平:《高山流水》 2. 鄭德淵:《孔雀東南飛》 3. 黃好吟:《英雄凱歌》 4. 盧炎:《尋幽曲》 5. 張邦彥:《秋之旅》 6. 梁銘越:《皂雲飛》 7. 金希文:《給古箏及弦樂四重奏的幻想曲》 8. 許雅民:《歌賦》 9. 錢善華:《系列IV—箏》 II、臺灣箏曲創作選論述 1. 樂曲解説暨定絃初探 2. 樂曲特點、特殊技巧及演奏心得總結 附錄 1. 譜例目錄 2. 表例目錄 3. 圖例目錄 參考資料 編撰者後記─初心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記譜法五線譜(一般)
原文語言繁體中文
特徵華人作曲家
適用對象大師級
樂器
裝訂精裝
形式
外型尺寸大於A4 樂譜常用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