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永恆的音樂家1:莫差特

永恆的音樂家1:莫差特
永恆的音樂家1:莫差特

    本書的體裁採用對話錄,其中一個角色是並不怎樣崇好莫差特的「頗有心得的業餘行家(簡稱爲A)」,另一個是興緻勃勃地自巴赫談到十五世紀布爾哥紐樂派,再以莫差特本人爲談題的「狂熱的莫差特迷(簡稱爲M)。」他們從「爲甚麼要聽音樂」這樣簡單的問題發難,有時還執拗於詞彙的定義,談鋒十足饒富哲學趣味。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全音樂譜出版社
  • 作者: 歐夸兒
  • 譯者: 李哲洋
  • 系列名稱: 永恆的音樂家
  • 出版日期: 1970/1/1
  • 總書頁: 254
  • 商品編號: B381
NT 95
NT 100
未稅: NT 95

簡介

【原譯者後記】

當我開始愛好莫差特的時候,一旦遇到並不喜歡莫差特的人,自己會非常不知所措。如果對方完全厭惡他的話,我倒比較容易對付,可是對那似關心非關心的,絲毫不講理的人,我實在一籌莫展。聽音樂這種事,照理是一種孤獨的行爲,不過遇到第三者在場,總是難免一廂情願地想規勸他去聽。也許這種作爲非常幼稚,由於我得到的是一再的自討沒趣,最近往往自認爲「這些人懂甚麽莫差特……」,懶得再去理會他們了。

遇到有這種情形,實在想如果有一本鉛字的毒素少到最少限度,而能誘人親自去聽那音樂的書的話……。本書正好是一本符合了這些條件的書。本書的體裁採用對話錄,其中一個角色是並不怎樣崇好莫差特的「頗有心得的業餘行家(簡稱爲A)」,另一個是興緻勃勃地自巴赫談到十五世紀布爾哥紐樂派,再以莫差特本人爲談題的「狂熱的莫差特迷(簡稱爲M)。」

他們從「爲甚麼要聽音樂」這樣簡單的問題發難,有時還執拗於詞彙的定義,談鋒十足的哲學味。況且那種認爲音樂才是現實,而我們日常所接觸的事物,只不過是幻想所交織的M氏(第1章第II節),主張在另一個世界才有完美,最後引老子的話來結束(第三版之前),可見其思想路線頗具一貫。

反過來看看今天我們的周圍,有不少的人是如A氏那樣,以他那對音樂的學養來聽音樂。因此捆起了「音樂學的轟炸」而體驗到以「赤子之心」去聽音樂的M氏,他明快地這樣肯定,「要愛上莫差特恐怕不是那麼簡單吧!讚美音樂史上偉大的人物之一,並不等於就愛上他呀,自然不能就這樣算做瞭解他,抑或照他所賦予的就包涵他呀。」

把音樂的知識以及定論或俗說等這方面由A氏來擔任,而把「內在之鎖匙」委由M氏吐露的這種辯證法化的方法,誠然是著者歐夸兒氏刻意地去安排的結果,莫差特最被人誤解的「平易的」,也藉這種論法浮彫出「第二種平易的」內涵。

此外,雖然斷定自浪漫派去接近的事是往莫差特最壤的一條路,M氏實際上所强調的是對以貝多芬爲中心的價値批判之抗議。像莫差特淸除邪魔 ( demon ) 而從浪漫主義锼得自由的證據,在最後的『福里梅森淸唱劇』(K六一 一三)値得欣喜的琶音上發現等,披露了不少卓見。

M氏又把一個爲人所疏忽的小品一一例如『G大調基格舞曲』(K五七四)等一使它重見
天日,把從巴赫得到「輸血」的機會却認爲對靈感的影響,反過來却把『c小調大彌撒曲』(K四二七)至『安魂曲』的「慈悲經歌」之間的演化認爲是一種進歩。這一章下筆爽快,諒必連巴赫的信徒也會叩首稱好。

對於A氏之列舉莫差特傳記上的事蹟,M氏則一本其立場,列舉音樂上的事蹟以備參照,以音樂的傳記來說,已經令人相當滿意。例如一連串的鋼琴協奏曲時期,是以一七八四年爲巔峰,從此以後聽衆也遂漸減少,這件事如以傳記上的事蹟來說,便在乎於不忠的聽衆,但以音樂上的立場來看,莫差特自己爲了創作而逐漸失去聽衆,這種說法確有其令人折服的道理。此外,一個爲人所疏忽的維也衲時期的『循規曲( Camon )』,指出其有「拉布雷式的」健康,以及敍述『魔笛』或『送葬樂』(K四七七)時,福里梅森有其重耍性,在在都令人有所同感。

把他的一生劃分爲四個時期這種事,實際上因人而異。例如從音樂上來說,曼海姆•巴黎時期那樣充實的時期,照理可以劃定爲另一個時期,把精祌的澄朗獻給普夫貝格的『降E大調嬉遊曲』(K五六三)開始作爲另一個界線則未免牽强了些。當然他把由於這闋樂曲的格調之明朗淸澄視爲絕響,可是像『黄昏的心思』等歌曲就難免遂之圈外了。然而,把成熟時期劃定在遇到巴赫的作品爲止,老練時期以『海頓四重奏曲』開始的說法,也是一項很獨特的見解。

不管怎麼說,假定站在實證性立場的A氏看不到另一個世界,至少M氏那樣不厭其煩地試探接近莫差特的路這件事,可以說透過了對話把它明白的描繪出來。況且這條路如同「與其跟隨讚美天下公認的大伽藍的羣衆,不如作爲一個徘徊在田野小徑」旣孤獨、大膽的、繼繽發現新奇事物的旅行家之路。而且不爲豐富的資料或學識所拖累,文章始終一貫於崇愛莫差特爲主幹這一點,更値得令人佩服。

最後來提一下關於著者詹•韋克脫•歐夸兒氏。他於一九一〇年生於法國近斯特拉斯堡的奥貝爾尼猶太人家庭。就謓於摩塞爾、麥次,在南錫攻讀哲學。於一九一八年獲得法國國籍。曾在威森堡等地執鞭,嗣後參加馬其諾防線而被捕。經釋放後又再被捕,一九四〇年聖誕節夜從麥次的俘虜營逃走。嗣後在格勒諾堡的高級中學等地以哲學敎授活躍。已經身爲三個孩子的父親。於一九五六年在慶祝莫差特一 一百週年誕辰以『莫差特的樂念』一文獲得索爾本的文學博士學位。那篇論文成爲這本『莫差特』(一九五八年)的母體,那是一本資料綿密,觀熙新穎爲特色一例如對於『唐•喬凡尼』以存在主義的見解說明,相當有趣一,相當傳眞了他所崇愛的莫差特的龐大著作。

這本『莫差特』的第四版,則於一九六四年發行,前面的「第一章第II節」與「第三章」都完全改寫過。本譯本是根據譯者擁有的一九五九年舊版翻譯的,新舊版兩相比較的結果,譯者認爲舊版讚起來比較有趣,前後的脈絡也比較自然,所以把它全部譯在如前,同時把新版改訂過的重要部份附錄於書後,以備參照。最後對於企劃編集這套『永恒的音樂家』叢書的白水社編輯部的田村嚴氏與藤原一晃氏等,爲能够發行此叢書,我將在聽莫差特的音樂之下,致以最大的謝意。

原譯者高橋英郎一九六八年九月

【目錄】

探尋莫差特之路
Ⅰ 不確切的接近
Ⅱ 重要的是直接去接近
Ⅲ 所謂「平易」的音樂家
Ⅳ 從浪漫派精神去接近
Ⅴ 從大巴赫去接近
Ⅵ 從現代音樂去接近

關於莫差特的生涯
Ⅰ 性格
Ⅱ 青春(自一七五六年至一七七九年一月初次登台起,自巴黎返鄉為止)
Ⅲ 成熟(一七七九年至一七八二年夏,在薩茲堡的最後數年,定居維也納)
Ⅳ 老練(一七八二年夏至一七八八年夏,危機的連續)
Ⅴ 晴朗的精神(一七八九年至一七九一年,最後的三年)

需要進一步去親近時
能夠純粹地親近的作品
莫差特的調性調色板

原譯者後記
譯者後記
附錄第四版改訂部分

 

【內文選讀】I 不確切的接近

M一狂熱的莫差特迷
A—頗有心得的業餘行家

M你說怎樣才能够接近莫差特的音樂?問得眞妙?像你這樣對眘樂知識廣博的人,竟向我討教起莫差特,簡直開我的玩笑!

A算是我又湧起了興趣吧!……說老實話,我一直很想跟你袒誠地聊一聊。我告訴你,有一天,有個靑年人來找過我,看來他是那麼熱心,那麼溫文,前途無量,雖然也是一位現代靑年,總之還不是像他那辈年輕人的德性,人家要花多少時間才知道的事,他老兄却以爲信手可得,沒有甚麼了不起,無論是哪一種入門書,他都不値一顧,束之高閣,一提起問題,就直指問題的核心。自然我們還談起音樂囉,我們談到了『藝術』週刊在一九五七年春天,爲瞭解學生的興趣而舉行的全國性民意測驗。當然囉,特別爲人崇拜的音樂家之中,佔最俊勢的自然是巴...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原文語言繁體中文
特徵西洋古典
古典作曲家Mozart, W. A. 莫札特
裝訂平裝
形式
出版年代80年代
外型尺寸約B5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