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藝術與人文

藝術與人文
藝術與人文
    作者將長年觀察所捕捉到的美學,以大膽的假設、廣泛的求證,撰寫成本書,不論是藝術美的主、客觀形成因素,以及藝術生活的體驗等都有獨到的見地。各篇完整獨立,前後串聯成完整的美學體系,對於美學具有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全音樂譜出版社
  • 作者: 陳啟成
  • 總書頁: 159
  • 商品編號: B644
  • ISBN: 9578371616
NT 228
NT 240
未稅: NT 228

簡介

【作者序】

美的事物環繞周遭,人類可經由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及觸覺等感官獲得。有部份具象,卻有大部份抽象,無法以具體的數據證明其存在。因此常出現紛歧現象,其爭議性較大,但其存在也是事實。我們必須以各美學原則為基礎,加以個別不同的情境判斷,找出美的存在與價值。

由於美學常主觀的產生個別現象,作者的想法有時會與讀者的想法相左,請先不要急著找作者理論,或者馬上判定那方不對。等過一段時間之後,讀者說不定又有新的發現。美學本就是爭議性較大的題目,不同的想法是正常的現象。

本書最大期望是引發讀者多層次的思考,從不同的人種、年齡、經驗、知識、宗教、職業……等的角度,推論各種藝術美的產生,進而活用在不同的場合、產品及藝術創作領域之中。

本書每篇的閱讀,都希望讀者以個人的專業立場及生活經驗,發表比本文更深入的看法,並應用於個人的專業領域,或提出不同的意見。

看完每篇之後,請馬上表達意見,說不定過後又有不同的看法。全部記錄下來,屆時再對照研判前後的想法,及可能造成的影響。假如您的思潮源源不絕,不妨都記錄下來,這些都是寶貴的資料。

本書各篇,儘量力求完整獨立,並且前後串聯成完整的美學體系,提供讀者便於閱讀。全書看完,約可獲得完整的藝術概念,進而得心應手地運用。

由於各篇各自獨立,因此美學的重要論點或例證,可能在某些不同的篇幅中重複出現,這是正常現象。也就是這些美學論點及例證適合應用在不同的場合。請勿以為作者疏忽而重複,而是作者有意的重複,以便加深這些論點及例證的廣泛性及關聯性。

有些例證可能偏離該篇的主題,這也是必要的手段。這些偏離主題的例證,雖與本篇的關係不深,而被視為偏離主題。但它們常是別篇重要原則與本篇串聯的相關部份。

本書的寫作,並非從第一篇寫到最後一篇,而是完成各篇之後,再按各篇的屬性排列先後順序。建議讀者全書看完之後,不妨再挑幾篇詳細閱讀,必有所獲。第二 、三次閱讀,不但可補第一次閱讀忽略之處,而且可能引起不同的聯想,或以讀者個人新獲得的美感經驗,重新闡釋書中的美學原則。

本書前後寫了十幾年,每次都由於同一篇幅,前後矛盾而寫不下去。其原因大都由於美的因素較難以捉摸。經長期的觀察,從大膽假設,到廣泛的求證,每件矛盾逐漸得到解決,才促成此書的問世。也由於前後寫了十幾年,內容豐富,是一本十分耐看的書。建議讀者多次閲讀,必有不同的心得。

美的矛盾,例如一幅畫,第一次欣賞,覺得它很美,經過一段時間,再度欣賞同一幅畫,由於心境不同,美感經驗增加,藝術修養提昇等種種的因素累積,對這幅畫的感覺,產生不同的審美觀。或許認為它不美,或許認為它更美。

認為它不美,可能是個人心境不好,或者畫的內涵太少,不能吸引個人再度欣賞而產生厭煩;認為它更美,可能是個人的欣賞能力提昇,以致欣賞到第一次欣賞時所忽略的部份,甚至個人的美感經驗增加,以致對畫中的含義,產生感動的情懷。種種的原因,使「審美」產生紛歧與矛盾。深入研究本書,可逐漸瞭解。

筆者也曾利用在校教學的機會,時常與學生及同事、朋友溝通,希望從中得到對美的尋求更寬廣的想法。例如本書第三章第六篇(悲劇與喜劇的營造),為了想瞭解不同的人,對喜劇結局的期望,廣泛徵詢眾人的願望。結果還真是多元化。有的希望成為高官大賈,有的希望到全世界旅遊,有的只要有幾個知心的朋友就滿足,有的希望得到宗教的感召……。每個人的最愛,幾乎呈多元化現象,不能只憑筆者個人的好惡,決定喜劇的結局。筆者作此書也希望能廣泛的容納較多人的想法。感謝學生們及同事、朋友間的互動,致使本書更為完整。

筆者於大學及研究所就學期間,對美學的相關課程,先後修習劉燕當教授任教的《音樂欣賞》八學分;郭長揚教授任教的《音樂美學》四學分;姚一葦教授任教的《高級美學》四學分及《藝術批評》四學分,共二十學分。從各位師長獲得美學的完整概念,進而將之置於各種藝術與人文中求證,以便應用於生活領域,為人生注入更多的美。謹在此致謝各位師長。此外也選讀了許多美學相關書籍,也一併感謝各美學前輩。

本書於完稿階段,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朱尹雯小姐打字,並重新整理順序,使本書注入更多的靈巧。朱小姐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對於文稿的整理有獨到之處,部份艱澀難懂的文詞,常加以潤飾,非常感謝。

本書書名的命定,經多方斟酌,最後選定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藝術與藝術教育學系謝宏達教授的建議。他認為本書各篇討論的議題,都是「藝術與人文」範圍內的題目,就直接命名為《藝術與人文》。也感謝謝宏達教授精心設計本書封面。

期望本書的問世,能讓想進入藝術與人文領域的人,得到一條較便捷的道路;也讓以前聽過筆者上課的學生們,有個較完整,又有系統的概念。最後希望拋磚引玉,喚起大眾對藝術與人文的注意及深入、廣泛的探討。

陳啓成 2003.3.22
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

【作者簡介】

陳啟成
西元1947年生 台灣省嘉義縣人
西元1964年 台東師範畢業
西元1975年 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畢業
西元1977年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著作專書:
《密集和聲與題庫》
《嚴對位與自由對位》
《曲式分析與作曲》
《琵琶與琵琶音樂》
現任:
國立台北師範學音樂教育學系專任講師

 【內文選讀】

第一章 先從流行談起

打歌與打人

流行歌推出的初期,幾乎都不被接受。由於它與大眾所熟悉的音樂完全不同,欣賞者大都有意或無意地抗拒它,把它列為不受歡迎之列。

流行歌的推出,除創作新曲外,還必須經過各種管道,讓欣賞者多聽幾次。這種強迫欣賞者聽歌的方法,稱為「打歌」。打歌成功,曲子才流行,這是欣賞者主觀的心理因素,很少例外;曲子流行之後,是否永遠留下來?或消失不見蹤影?則視歌曲的藝術價值高低決定。藝術價值高,有可能保留至永恆;藝術價值低,則絕對消失無蹤。

會不會流行,牽涉到打歌的成功與否;會不會永遠長留人心,則牽涉到歌曲本身的藝術價值高低。

打歌的效果,有時也像股票的漲跌一樣,呈波浪狀,有高有低。長期打歌,維持漲多跌少,就已見效果;相反的,漲少跌多,等於此歌已漸漸褪流行。

外在環境也會影響打歌的效果。例如經濟的景氣與否,某些歌曲容易打歌;某些曲子,打歌效果不好。

讓「人的外貌」流行的方法,目前沒有專有名詞,就借用「打歌」之名,稱為「打人」吧!

有次筆者在學校餐廳吃飯,不經意翻閱一份餐廳擺放的明星雜誌!其中有個很大的篇幅,刊登一位外貌不揚的女人。筆者想這不……

目錄

追尋美感富麗的人生 作者序第一章 先從流行談起 打歌與打人 流行與永恆第二章 藝術美的形成 藝術美的流行周期──偏向主觀因素 美與感官 美的存在──客觀的物件美 美與善的關係 藝術美如何形成?──藝術美取決於欣賞者的主觀說 欣賞者透過藝術品的感受──美產生於主客觀之間的交流 審美所保留的個人主觀空間第三章 藝術的相對論 虐待與被虐待的藝術 智慧與笨拙 藝術與色情 快感與美感 美與實用 悲劇與喜劇的營造 常態與稀有 統一與變化 健康與垂死第四章再造藝術生活 從「一加二等於多少?」談藝術欣賞的態度 音樂欣賞能力的訓練 古董之美 童話故事欣賞 《小星星歷險記》 《狐狸姑娘》 旅遊的藝術活動 嗅覺藝術的願景 藝術與人文──美感生活品味的再提昇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原文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形式
外型尺寸約B5尺寸
標籤: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