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的和弦聽音 2
-
第二册中,將練習 C 大調以外的二十五調,記憶各調音感的特徵 ( 調感、調子感 ) ,並分辨各個調子,同時把從第一册所習得的基礎能力做更進一歩地發展。第一部份「各調之練習」中所出現的二十五種調均有共同和絃,乃是從已練習過的近系調進行而來的系統。
- 庫存狀況: 尚有庫存
- 出版社: 全音樂譜出版社
- 作者: 山縣茂太郎
- 譯者: 全音樂譜出版社編譯委員會
- 總書頁: 133
- 商品編號: B289
- ISBN: 9789860765274
簡介
【前言】 ( 本書之使用法 )
在本書第一册中,爲了培養判定和絃的構造、音性、機能等基礎聽覺能力,以 C 大調做聆聽和絃、分辨和絃及聽寫和絃的練習,此第二册中,將練習 C 大調以外的二十五調,記憶各調音感的特徵 ( 調感、調子感 ) ,並分辨各個調子,同時把從第一册所習得的基礎能力做更進一歩地發展。第一部份「各調之練習」中所出現的二十五種調均有共同和絃,乃是從已練習過的近系調進行而來的系統。
所謂共同和絃,是由相同的音所構成,此相同音各調均有,例如 C 大調的主音有的,G 大調的下屬音亦有c.e.g ( do. mi. sol ) 這樣的和絃,擁有共同和絃的調與調之間稱爲近系調,擁有共同和絃最多的近系調是平行調、屬調、下屬調,其次是同主調以及第二瞜調、第二下屬調等。
由於練習是從 C 大調的平行調 ( a 小調 ) 開始,調號的升或降逐漸增加,因此:
偶數調號 C 大調的第一到第六屬調以及其平行調。
奇數調號 C 大調的第一到第六下屬調以及其平行調。
這樣的分配使得同一課程中組合了同一調號的大調與小調,亦即組合了平行調。
第七屬調與第七下屬調 ( 升大調與降 C 大調 ) 及其平行調 ( 升 a 小調與降 a 小調 ) 幾乎
很少使用,所以除外。
各課程開始時,是如此安排的:
調構成和絃 三和絃與四和絃
新的和絃 基本形與轉位形
所謂新的和絃是包含新調特徵音的和絃,新調的特徵音是一個大調的練習終了進入次一個調若爲屬調或平行調的話,該調有第七音 ( 導音 ),若爲下屬調的話,該調有第四音 ( 下屬音 ),例如,C 大調進入 G 大調的場合,包含 G 大調的導音之d. fis. a ( re. sharpfa. la ) 是 C 大調所見不到的新和絃。
調構成和絃是從已學習的調所繼承的共同和絃與該調頭一次出現的新和絃所形成者,此處再一次復習共同和絃,新和絃必須能一一分辨。
關於調構成和絃做完以上的練習之後,可取二首練習曲,把具有很多共同和絃的已習大調配合此課程導入新調做爲聽寫的訓練。
被導人的新調若與已習大調同一課程則爲平行調,偶數課程則爲屬調,奇數課程則爲下屬調,例如,C 大調導入a小調,G 大調調人 D大調,F 大調導入降 B 大調。
調的導入是以
a. 共同和絃的機能轉換
b.變化和絃的機能轉換
c.此二種方法簡單的轉調。
此處,學習者若不能做到爲轉調而使用的和絃之音高判定,只做分辨調感的改變即可。
練習分成培養基礎能力的基本練習與發展能力的應用練習兩個部門,各部門均從三聲進入四聲、密集進入開離,與第一册同。
應用練習安排了 「合唱」、「半對位法的」、「混合聲音」、單純的變化和絃、非和聲音,更加上已習調的轉調,最後並練習「飛躍混合聲音」。
第一部份做完,進入第二部份「非調性的和聲之練習」,此部份要練習聽寫不具調性與機能性關係的和絃之連續進行,並培養各和絃之音性與音高的判定能力。
【目錄】
前言 ( 本書之使用法 )
I各調的練習
第1課程
a小調
第2課程
G大調與e小調
第3課程
F大調與d小調
第4課程
D大調與b小調
第5課程
降B大調與g小調
第6課程
A大調與升f小調
第7課程
降E大調與c小調
第8課程
E大調與升c小調
第9課程
降A大調與f小調
第10課程
B大調與g小調
第11課程
降D大調與降b小調
第12課程
升F大調與升d小調
第13課程
降G大調與降e小調
II非調性的和聲之練習
第14課程包含一個派生音的和絃
第15課程包含二個派生音的和絃
第16課程包含三個派生音的和絃
詳細規格
書籍資訊 | |
原文語言 | 繁體中文 |
適用對象 | 入門 |
裝訂 | 平裝 |
形式 | 書 |
出版年代 | 90年代 |
外型尺寸 | 約B5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