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曲譜
10首兒童曲集亦為給兒童所寫的教育鋼琴小品,作品以有標題的小品為主,各曲的表情與氣氛,從具體的標題上,就能立刻掌握。調性與和聲感上,流露出卡巴烈夫斯基特有的華麗味道。
卡巴列夫斯基小奏鳴曲,有如歌唱般之樂曲,旋律優雅,融合俄國民搖籃曲旋律作為主題,更增添俄國民族色彩,緊湊的節奏與活潑曲風,容易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富有俄國民謠色彩及敲擊般音響效果下,震撼人心。
卡巴烈夫斯基奏鳴曲講求節奏性的快板樂章,使用緊湊的附點音符,一連串的快速音群,積極有精神的,樂曲節奏俐落,旋律明朗,容易親近,他的作品引接了俄羅斯音樂的傳統。
被譽為「鋼琴技巧之父」的克萊曼第的創作以鍵盤音樂為主,大多是奏鳴曲,並賦於此作品(悲劇:被遺棄的迪多)的標題。全曲展現被拋棄的女王其悲痛絕望的情緒,以粗暴的樂段展現他內心的憤怒。像是作曲家將腦力與心神完全投入在情緒的展現之中。
克萊曼第兼具作曲家和出版商,作品風格優雅精鍊,演奏技巧高超,音樂充滿活力,具義大利式的流暢旋律及貝多芬式的生動感情風格,在鋼琴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博得當代「最佳鋼琴家」及「鋼琴教育家」的美譽,Gradus Ad Parnassun「名手之道」是克萊曼第創作的100首鋼琴練習曲,由李斯特的弟子波蘭鋼琴家Carl Tausig精選編訂出29首適合高階學習者的鋼琴練習曲集。
第二冊收錄舒曼不同時期的個性小品,舒曼的鋼琴音樂傾向於暗示和聯想,與文學性的東西結合起來,開展出一種「詩性」的音樂世界。創作過程中,在音響及作曲技巧或的嶄新的手法,呈現舒曼浪漫的內涵。
舒曼的許多作品,在現代鋼琴家的演奏曲目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作品幾乎都有標題,包含許多個性小品,作品大多以暗示和引用為背景來完成整個樂曲,如同詩人將感情濃縮在詩中,將之串聯成一首首「套曲」,其中Op.15「兒時情景」最為著名。
舒曼早期作品,把鋼琴轉化成獨特的詩情與想像力。音樂與文學的詩緊密結合在一起,曲集中,蝴蝶是詩人珍‧保羅的想像世界,更是浪漫文學詩派的理念象徵。是根據化裝舞會的華麗情景寫成的音樂素描,其從蛹開始化成蟲的現象,比做音樂中的變奏,美麗翅膀的飛舞,在音樂中也給人飛翔與浮游的印象。
維也納狂歡節為舒曼停留於維也納時期的作品,此曲稱為「浪漫的表演曲」一般,為舒曼於所體驗到的狂歡節熱鬧氣氛,以幻想的風格描寫出來的作品,具有奏鳴曲形式的變化性奏鳴曲。
『狂歡節』無論在作品規模或音樂的獨創性上,寫下鋼琴音樂史新頁。全曲21曲組成,最初與後分別是序奏與終曲,期間的19首小品展開華麗的輪舞。具深刻的性格,更為敏銳的描寫手法,以及豐富的情感變化,不但成為音樂史上具獨特音樂形式與內容的作品,現代演奏會中占有重要地位。
舒曼活躍於創作演奏與評論領域,大力提倡新音樂的理念,並以虛構的團體「大衛同盟」作為其象徵與後盾。此舞曲的幕後領導人即為舒曼,作品格外有舒曼的味道,美妙的詩趣更讓人著迷,舒曼曾說:「如果彈奏鋼琴是幸福的,那就是在寫作此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