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賞析
作者是譯著方面對我國樂敎有很大貢獻的邵義強先生,擔任各唱片公司名曲解說時撰寫擔任各唱片公司名曲解說時撰寫,特別精選曾發行唱片的、演奏最多、最能扣人心弦的獨奏曲,以聆聽欣賞的角度,通俗化、注重趣味的介紹,並介紹舒曼、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等55位作曲家的音樂特色或貢獻,使讀者有一明晰的、概括的認識。此外書後附錄中,介绍了當代最活躍、享譽最高的三十位名演奏家,並分析他們的演奏特點。10X18公分,小尺寸,是您隨手使用、實用的工具書。
作者是譯著方面對我國樂敎有很大貢獻的邵義強先生,擔任各唱片公司名曲解說時撰寫,特別精選曾發行唱片的、演奏最多、最能扣人心弦的獨奏曲,以聆聽欣賞的角度,通俗、注重趣味的介紹,解說巴赫(巴哈)、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孟德爾頌、蕭邦、舒曼、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等34位作曲家的音樂特色或貢獻,使讀者有一明晰的、概括的認識。上冊的開頭,把經常擔任獨奏的樂器,分別介紹其特性、演進歷史、著名作曲家與作品等,相信對各位的了解這些樂器,必有幫助。10X18公分,小尺寸,是您隨手使用、實用的工具書。
以日本版【名曲解說全集】翻譯編輯而成一套17冊,欣賞用的名曲解說。本冊按作曲家出生年收錄1811--1863 年間出生的作曲者,包含李斯特、富克蘭、布拉姆斯、聖桑、柴可夫斯基、葛利格、佛瑞、德步西、杜卡斯等42位作曲家著名的獨奏曲,詳述作曲背景、樂曲結構、提示聆聽欣賞的重點
本書從理論與實證兩個方面加以論述,就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牽涉的種種問題進行探討。主題契入的方式,是置於民族音樂本身的兩個層次的瞭解之上。第一個層次是:由於人類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同的音樂,而這些差異是怎麼樣產生的?我們應該如何去觀察?及我們應該以何種態度去分析及思考等部分;第二個層次是:現存於世界上的民族音樂,有那些音樂的特徵或特色?可提供我們對未來音樂發展參考部分及值得讓我們學習與充實自身民族音樂內涵的部分。
在三十餘年的教學經驗中,筆者深深體會到李斯特多樣性的鋼琴作品對鋼琴教學的重要性。這些作品不僅能拓展學生的技巧,且其自然天成的音樂語法更能輕易地啟發學生的想像力。然而,這種平易近人的特性,卻使得李斯特的鋼琴作品,常被誤解為只是沒有內涵的炫技之作,而忽略了其學術價值。因此筆者想藉由研究李斯特《但丁詩篇讀後感﹒奏鳴曲式幻想曲》(Apres une lecture du Dante.Fantasia quasi Sonata)(以下簡稱為《但丁詩篇讀後感)及《B小調鋼琴奏鳴曲》(Sonata in b minor),來呈顯李斯特鋼琴音樂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