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弦上的詠嘆調(Air on the G String),又被稱為G弦之歌,出自德國作曲家巴哈的管弦樂組曲 Suite No. 3 in D major, BWV 1068 中的第二樂章 Air,由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 August Wilhelmj 於19世紀晚期將此曲改編為小提琴和鋼琴的作品。小提琴分譜+鋼琴伴奏譜
G弦上的詠嘆調(Air on the G String),又被稱為G弦之歌,出自德國作曲家巴哈的管弦樂組曲 Suite No. 3 in D major, BWV 1068 中的第二樂章 Air,由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 August Wilhelmj 於19世紀晚期將此曲改編為小提琴和鋼琴的作品。小提琴分譜+鋼琴伴奏譜
G弦上的詠嘆調(Air on the G String),又被稱為G弦之歌,出自德國作曲家巴哈的管弦樂組曲 Suite No. 3 in D major, BWV 1068 中的第二樂章 Air,由德國小提琴家威廉密 August Wilhelmj 於19世紀晚期將此曲改編為小提琴和鋼琴的作品。新生代小提琴演奏家Roman Kim 羅曼金重新改編為小提琴獨奏譜。
巴哈留下六首小提琴獨奏的奏鳴曲,一般稱為無伴奏奏鳴曲,不只是巴哈小提琴音樂的最高傑作,亦是巴哈全部作品中最傑出的音樂,作品豐麗幻想,情感奔放,技巧高超。此後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孟德爾頌對他的作品進行了發掘、整理和推廣,將此著名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中的E大調第三組曲,BWV 1006-1前奏曲與d小調第二組曲,BWV 1004-5夏康舞曲配上鋼琴伴奏,小提琴演奏家 Feldinand David 費迪南德·戴維演奏。小提琴分譜原典版、指法注解版+鋼琴伴奏譜。
這套作品是巴哈在科登時期創作的一系列獨奏奏鳴曲中,最早完成的創作。在此套作品之後,才有大提琴奏鳴曲、無伴奏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與鍵盤奏鳴曲等等的問世。這套作品對小提琴和大鍵琴獨奏家的技巧要求甚高,兩種樂器之間對話和合諧的程度,比起後來在古典樂派以鍵盤為主軸的奏鳴曲,要來得更有複音樂趣和美感。收錄BWV 1017-1019,大鍵琴伴奏譜+小提琴分譜原典版,加注指法小提琴分譜、viola da gamba古提琴分譜。
這套作品是巴哈在科登時期創作的一系列獨奏奏鳴曲中,最早完成的創作。在此套作品之後,才有大提琴奏鳴曲、無伴奏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與鍵盤奏鳴曲等等的問世。這套作品對小提琴和大鍵琴獨奏家的技巧要求甚高,兩種樂器之間對話和合諧的程度,比起後來在古典樂派以鍵盤為主軸的奏鳴曲,要來得更有複音樂趣和美感。收錄BWV 1014-1016,大鍵琴伴奏譜+小提琴分譜原典版,加注指法小提琴分譜、viola da gamba古提琴分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