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內沒有商品!
《合唱指揮藝術:指揮的美學思維與藝術實踐》分為:序篇——以美學思維探索指揮藝術世界;上篇——作品研究,發現音樂美;中篇——合唱藝術,構築人聲美;下篇——表演藝術,展示音樂美。作者通過文字譜例結合的形式,對合唱指揮藝術的美學思維和藝術實踐進行深入簡出的闡述。
費利克斯·瑪麗亞·伽茨編著的《德奧名人論音樂和音樂美--從康德和早期浪漫派時期到20世紀20年代末的德國音樂美學資料集(精)》是德國音樂美學家、指揮家伽茨編輯並於1929年出版的一部音樂美學資料集。其中收集了德、奧等國48位作者論音樂和音樂美的相關文論(涉及1790年至1929年間出版的86部著作)。其中大部分作者都是名聲顯赫的學界泰斗,涉及的哲學家有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尼采等,文學家有歌德、霍夫曼、施萊格爾兄弟、蒂克等,作曲家有舒曼、瓦格納、李斯特、勳伯格等,音樂學家有里曼、克雷奇馬爾、豪澤格爾、漢斯立克等,還有美學、史學、心理學等學科的領軍人物。此外,編者在導論中介紹了他編寫此書的目的及一種以他律和自律為主線的系統分類方法,並運用這一方法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概述出音樂美學各重要流派的主要特點。
高佳佳、杜欣編著的《歌曲分析與寫作(師範院校職業院校通用全國綜合院校藝術教育規劃教材)》為普通學校、藝術院校、職業院校相關課程編寫。該書特點:其一,文字不多,既適應大眾需求又不失知識的嚴謹性。歌曲分析與寫作內容簡介:全書構架精簡,內容精煉,雖然文字不多,但全書有七十多個譜例說明問題,可謂“淺入深出”,是一本言簡意賅的“精華之作”。其二,書中的分析譜例均為當下大家熟知的創作歌曲(有少量民歌),選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其三,所涉及到的譜例全部為中國作品,分析譜例均採用簡譜。
《中國民間音樂概論》是中央音樂學院從1993年9月開設的課程。它集中而系統地講述我國民間音樂的發展狀況,并對我國民間音樂的五大類別――民間歌曲、民間舞蹈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民間器樂在藝術特點和音樂形態方面的發展脈絡進行梳理和貫通,努力探尋我國民間音樂的發展過程及傳統音樂形態思維的特點。本教材為中央音樂學院本科生、大專生、進修生《中國民間音樂概論》課的必修教材,也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研究生入學考試的重要備考書籍。同時,它也可以作為我國各專業音樂院校、藝術院校、師範院校音樂系科師生學習中國民間音樂的參考教材,可為我國各地群眾藝術館、文化館音樂幹部搜集、整理、研究民間音樂的工作提供幫助,并可作為音樂愛好者涉獵我國民間音樂的一條途徑。
本書從歷史角度闡釋了「音樂學」——一個與音樂有關的廣闊研究領域的定義,涉及問題包括學科名稱的由來、學科的研究物件與范圍及方法論等。
本書以一般性歌曲、藝術歌曲和通俗歌曲為主要研究對象,適宜于開始進行歌曲寫作并熟練掌握五線譜,以及有初步和聲知識的讀者閱讀。本書分為上、下篇。上篇是從拿到歌詞以后,如何一步步寫下去,亦即沿著結構如何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延展下去作為主線的。因而結構安排、曲調和歌詞的結合以及一般性的歌曲寫作技巧是上篇的主要內容。下篇則是對寫作的一些技術性內容以及有關歌曲的體裁進行闡述。還應當說明,本書既然是一本自學教程,故在前面基礎單元和一些常用歌曲結構(如一段體、兩段體、三段體和多段體)均有供讀者試筆的習題。前面幾章還有習題解答提示。所謂習題,是從實踐的角度,讓讀者更好地掌握書中的內容;所謂解答提示,也僅僅是說明習題寫作的一種可能性而已。著者相信讀者們對這些習題所做的作業水平將超過這些解答提示,當會是合乎規律的。此外,著者認為要提高歌曲寫作能力,還必須提醒幾點。
由姚恒璐編著的《作曲的基礎訓練》旨在根據學習作曲的學生們通常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以明確的“結論式標題”的形式,分章節地介紹了從節奏節拍、旋律寫作,線形思維、品味和聲——直到關于多聲部寫作中會實際遇到的實踐問題:織體形態、音樂結構、鋼琴小品的寫作以及在單一音色寫作的基礎上,接觸到諸如藝術歌曲寫作以及各種管弦樂音色的處理和室內樂重奏寫作的實際問題。一至六章為“技法理論的基礎篇”;七至九章為“創作實踐的訓練篇”。
本書是作者根據其在中央音樂學院開設的《西方現代音樂》的講稿編寫而成,範圍涉及印象派以後西方各種不同流派與風格的藝術音樂,較全面地反映了20世紀西方藝術音樂的概貌。此次修訂版充實了近20、30年來所發生的新情況。本書是學習西方現代音樂必須的教材。
全書共分四個部分,包括:史學研究及史學評論;專題性史學考察;音樂家評論;其他音樂評論。
舞臺監督在戲劇演出過程中負責掌握舞臺藝術各部門的總體組織與管理工作,可謂對整個演出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和作用。而目前針對這一重要專業領域的相關教材或研究專著寥寥無幾,而《歌劇舞臺監督的探索與實踐》恰恰可滿足該領域的專業要求。書中涉及的專業性知識和實操技能,都是基於作者多年在歌劇舞臺上的演出經曆及在舞臺監督工作崗位所積累的大量實踐經驗。
本書在探索分析音樂的方法及相應的實例分析與指導創作、闡述各種技術理論兩方面,是交替進行、相互補充的。為進一步分析和理論的多方面驗證提供實例,書中還列出大量作品出處。全書的理論闡述和內容安排也與這一總體系相符合。在第一部分“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與旋律”中,各種理論和分析所涉及的結構範疇是從音樂最小的形式出發的,既可認為是表現核心樂思或基礎音調或動機的最小存在形式,也可認為是獨立、抽象的因素。只有這種存在形式通過“發展音樂的基本手法”,才能成長發育起來。然而即使它不成為樂曲的主題或只是一般的旋律的話,
《合唱指揮的基礎與實踐》是作者房思釗從事合唱藝術多年實踐經驗的結晶,其內容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系統地講述了合唱指揮的理論及方法。《合唱指揮的基礎與實踐》從合唱指揮的基礎入手,力求使學習者能結合自身的實踐充分體會和逐步提高指揮綜合能力。
本書對手勢運用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歌唱的基礎常識及靈活運用、指揮的主動意識等問題做了深刻講解與探究。正文後附教學參考作品31首,非常適合作為合唱指揮入門的學習教材。為方便廣大讀者學習,特採用簡譜記譜。
《交響樂總譜讀法(套裝共2冊)》所言的讀譜要領規則正是指琴上彈奏總譜,也即掌握總譜鋼琴讀法:盡可能接近樂隊實際音響效果,判斷正確的速度、力度、節奏;憑藉發達的內心聽覺,力求盡可能的近似樂隊的音色;什麼樣的樂隊織體對應什麼樣的鋼琴織體,區別什麼是琴上無法彈奏的,什麼又是不可遺漏的等等。 由上海音樂學院資深指揮教授黃曉同譯自俄羅斯著名指揮家尼可萊.巴夫洛 維奇.安諾索夫所著,並加上了部分的譯者著,使其更具實用性。既供音樂學院作教材,也供自學者使用。在音樂學院,指揮、作曲、史論專業的大學生教程為兩年,合唱指揮也可使用本教材,教程為三年。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立足音樂史學與音樂美學的交叉範疇,綜合運用哲學、美學、歷史學、社會學、比較學等原理,以縱橫交織的視野與方式,對數百年的鋼琴音樂發展全貌進行了系統研究:既有不同鋼琴音樂流派風格的綜合論述,又有不同作曲家個性風格特徵的分析;既有西方鋼琴音樂風格的總體概括,又有中國鋼琴音樂風格的研究。書中例舉大量譜例,並附有一張MP3,收錄了由作者和其學生們演奏的絕大部分例曲片段,為讀者的教、學提供了直觀的聽覺資料。
本教材內容包括:合唱與指揮的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訓練、合唱曲選兩大部分。合唱與指揮的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訓練部分按單元編寫,單元中各課的知識點、技能訓練和排練提示相互聯繫,不僅體現了知識的科學性與系統性,同時突出了技能訓練的可操作性、突出了內容人文因素,使合唱與指揮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音樂專業或師範院校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