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分類館別
Your Cart

音樂書籍

音樂書籍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到「共同課和聲」的教學存在不少誤區,如內容的講授不完整,有時僅到重屬和弦為止;又如練習的分量不夠,而且形式單一,甚至修完該課后,學生仍不能正確分析和弦、調性以及和弦外音運用的特點等。

通過兩年多的努力,我們編寫出《新概念共同課和聲學教程》。書中引入了有針對性的新概念、新的練習形式,希望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提高共同課和聲的教學質量。

NT 279 NT 279
未稅:NT 279

本教程卷、章、節的內容力求精練,博採眾長,一般都含有基本教材與補充教材雙重構成的因素,同時,蘊有教法的內涵。執教者可根據本地區、本單位學生的實際水準相應靈活地進行處置,或選講、略講,或突出重點、難點。課堂練習與習題部分,亦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或泛選、精選或側重於寫作,或側重於分析。唯在第一卷第十五章之前,寫作與分析適宜兼顧並重;爾後,前者的要求和比重可以逐漸減弱;後者的要求和比重則可逐漸增強。

NT 224 NT 224
未稅:NT 224

該書為“中國藝術教育大系”叢書之一,是依據文化部1995年頒布的《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本科專業教學方案》,以專業藝術本科教育為主,兼顧普通藝術教育的系統教材。是文化部“九五”規劃的重點工程。本教程不僅為專業作曲、理論和指揮的和聲分析而編寫,而且也為範圍更廣的音樂工作者和愛好者給他們提供詮釋、理解多聲部音樂作品的技術支持。

NT 406 NT 406
未稅:NT 406

本書講述了和聲為多聲部音樂音高組織技術手段之一,包括大小調體系和聲、調式和聲以及所謂的“現代和聲”等(現代和聲的稱謂並不十分準確,泛指20世紀以來形形色色的音高體系,也有人稱之為當代和聲、20世紀和聲等)。在目前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和聲考試內容基本只限於大小調體系,因此《和聲學》以講授大小調體系和聲為主。

NT 210 NT 210
未稅:NT 210

本書針對考研學生時間緊、任務重、主要依靠自學等特點編寫而成。該教材在編寫時大致遵循了以下原則:首先,理論講述簡明扼要,在保證體系完整的基礎上突出了重點、要點,具有高度的「濃縮性」;其次,注重實際操作,針對各種曲式結構的題型都列舉了數量不等的完整譜例,且都附有清晰的結構圖示和詳細的分析報告,這些可以直接作為考試答題的參考;最後,內容的選擇緊扣考研試題的特點,對歷年考試中出現較多的曲式類型有所側重。 

NT 336 NT 336
未稅:NT 336

筆者一直從事西方音樂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這本書可以說是多年來教學成果和研究感受的結晶,相信會對考生有很大幫助。本書以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常用作考研複習的幾部西方音樂史教程為藍本,書中的內容安排順序與通史教材基本一致,包含七章,按照西方音樂通史的斷代劃分安排章節順序,以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常用的題型——簡答題、論述題形式組織內容,涵蓋了西方音樂史教材的全部重要知識點,幫助考生整理思路。

NT 245 NT 245
未稅:NT 245

本書以國內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音樂史教程為綱要,全面而系統地梳理了自先秦至2000年中國音樂史的發展脈絡。 

本書前有「緒論」,對中國音樂史的學科性質、內容、分期特征、特色以及中國音樂史學史的沿革進行了全面介紹;每一章都列出了復習提示、重點等內容,方便考生從總體上把握具體內容;針對性地編列了一些自測題,並附有參考答案,便於考生自己測驗;對考生的復習、答題等方面做了大方向指導,並選登了一些代表性學校的研究生入學試題。本書以中國音樂史實為基礎,側重對相關內容做「貫通性」總結與歸納。

NT 280 NT 280
未稅:NT 280

只有在全面瞭解世界各民族音樂特點的基礎上,把中國音樂放在世界音樂發展的歷史長河之中,在與各民族音樂的比較對照之中,才能真正明確中國音樂在世界音樂中的特點和位置。這也就是我們學習世界民族音樂的目的。

NT 224 NT 224
未稅:NT 224

本書原系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西方音樂史專業課教材,經多年運用、修改,結合專題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出版。 

NT 406 NT 406
未稅:NT 406

本書範圍涉及西方各種不同流派與風格的藝術音樂,介紹西方藝術音樂的概貌。

NT 280 NT 280
未稅:NT 280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憑藉其在學界擁有的強大學術、科研和教學優勢,隆重推出“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大系”系列教材。該套教材涵蓋高校音樂教育的各個學科,不僅可以用作音樂專業的輔助教學內容,更適合於作為高等師範大學及綜合性大學音樂教學的教材。 本書為該系列之一的《合唱與合唱指揮簡明教程》分冊。

NT 420 NT 420
未稅:NT 420

全書分上下兩冊,主要介紹了各類曲式,這些曲式包括有單、復二部曲式,單復三部曲式,變奏曲式,迴旋曲式,奏鳴曲式,奏鳴迴旋曲式,混合曲式和自由曲式等。全書內容用五線譜形式呈現,因此,該書只適合那些看得懂五線譜的專業人士閱讀。

NT 560 NT 560
未稅:NT 560

全書由「樂舞時代」、「歌舞伎樂時代」、「民間音樂時代」、「專業音樂創作時代」和「附錄」(譜例、習題、參考文獻)五個編目組成。史學層面縱向性歷史脈絡的清晰梳理和橫向性文化背景的宏觀視野是歷史著作的命脈;簡明扼要則是教材性著作之特色。

NT 336 NT 336
未稅:NT 336

教程的章節劃分及順序安排是根據樂器法與配器法的講授交錯進行的原則而設計的。按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近年來配器法課程的實施情況,全書十六章的內容可按以下方式分為三個單元(學期)講授:
第一單元:與配器法相關的音樂聲學知識了弦樂組樂器法-弦樂組配器法(教程第一至第四章 );
第二單元:木管組樂器法-木管組(及其與弦樂組合成的)配器法-打擊/撥(擊)弦/鍵盤樂器組樂器法-打擊/撥(擊)弦/鍵盤樂器組(及其與弦樂、木管組合成的)配器法(教程第、五至第十一章 );
第三單元:銅管組樂器法-銅管組(及其與所有其他樂器組合成的)配器法-管弦樂色彩的強化與全奏一配器布局問題(教程第十二至第十六章 );
當然,使用本教程的教師也完全可以根據授課的實際需要,對課程的進度、單元的劃分和各章內容的順序作不同的安排(如第一學期可先集中講授樂器法,再續以兩個學期的配器法等),或對各章的內容作必要的調整、增刪。

NT 2,086 NT 2,086
未稅:NT 2,086

只有中文歌詞,無原文、無樂譜。《歐洲聲樂作品譯文集(套裝共2冊)》有助讀者從文學角度欣賞這些作品,從而更加全面深入理解這些聲樂名作。

NT 350 NT 350
未稅:NT 350
顯示 256 - 270 / 1068 (共 7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