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音樂譜出版社
選錄巴洛克、羅可可時代爲大鍵琴、古鋼琴或翼琴等樂器譜寫的作品。蒐集的幾乎都是由二聲部構成的樂曲。我們熱切盼望學琴者確實學習「複音音樂」,廣泛地彈奏古典樂派、浪漫樂派、近代與現代樂曲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加。
所謂聽唱,乃教師唱一句,兒童跟一句的教學法。句子太長,聽唱有困難;太短,則缺少變化。故筆者設計以四拍爲一句,長度適中,簡單易學。節奏部分,包括了國小的全部;曲調部分,以五聲音階爲主,漸及於七聲音階,音域不超過一個八度。加上日後的認譜教學I ,每個兒童必能具有看譜唱歌的能力。
約翰.史特勞士擁有無比爽朗的性格,他那善良的心,自幼就酷愛花草和小動物。而這樣的脾氣,成為音樂的基本風格。這本書,以描寫他少年時代的故事作為中心,然後烘托出史特勞士的溫暖人性,以及音樂的心靈。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四手聯彈時的暢快心情與技巧上的激盪成就感,常會令演奏者有欲罷不能之感,「四手聯彈樂翻天」即是希望藉著伴奏CD與好聽易彈的曲目,讓大家有機會一探聯彈的樂趣,快樂的陶醉在聯彈的樂趣中。
對位法的學習,是音樂創作上與和聲學同爲基本技術的研究。因此對主修理論作曲科的學生而言,這是絕不可少的基本訓練;對其他音樂科系的學生而言,研究對位法的目的,是喚醒他們注意,目前所有樂曲內含有由對位法所組成的素材...
世界語言尤其複雜,每一首以當地語言唱出的歌謠,其聲腔、聲韻之美,若易之以別種語言唱出,必失去原曲之韻味與美感。藉此,本書就台灣三大語言──國語、福佬語、客家語在歌唱咬字吐音上做一淺談,一方面了解各個語言特性,另一方面幫助愛好歌唱者能以標準的發音,唱出道地的國語、福佬語或客家歌曲,甚至能表達出更為深入的意涵。 [康謳紀念叢書:歌唱語文音韻系列]
哈察都量於二十世紀二次大戰後才為西方人所熟知的俄國作曲家,曲風回歸十九世紀末後浪漫派的創作風格,以即興演奏所形成的鍵盤樂曲,強調演奏者雙手的靈巧程度,具有豐富的和弦,以及快速的樂句,融入俄國式本土主義的音樂色彩。
哈察都量為亞美尼亞作曲家,小提琴協奏曲於1940年創作,音樂風格生動活潑,節奏音響豐富,洋溢新風格,豐富多彩的編排技巧,充滿迷人旋律與舞蹈氣氛,洋溢東方異國情調。
哈察都量為現代俄國民族色彩強烈的代表性作曲家,十首鋼琴小品附有標題。曲名雖為「兒童時代的畫集」,但並非把「為兒童」直接當做作曲目標,作曲風格帶有濃厚的東方特色,保有獨特的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