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音樂譜出版社
‧適用鋼琴、電子琴、吉他及其他獨奏樂器亦有簡譜 ‧供初學者或稍具程度使用 ‧本書採特有講座教學方式 ‧利用歌曲來練習節奏
‧適用鋼琴、電子琴、吉他及其他獨奏樂器亦有簡譜 ‧供初學者或稍具程度使用 ‧本書採特有講座教學方式 ‧利用歌曲來練習節奏
民歌以親切、淸新、活潑的旋律深入人心,朗朗上口,這一套《民歌鋼琴曲集1-2冊》是讓稍具有程度(小奏鳴曲程度以上)的朋友來彈的,作者取其淸純,富氣息的特性用鋼琴來彈出,自己彈彈唱唱也自得其樂
柔和的歌唱是本冊的重點,學生要學會第二把位,並要避免用空絃、尖銳的音色、以及連弓或同樂句的換絃,來達成這樣的品質。重奏的風格在本冊中繼續被強化,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等地民歌都被賦予古典音樂的精緻與深度。就連美洲民俗提琴音樂也脫胎換骨,成為音樂會曲目。
在本冊中,我們用了許多不同的古典音樂風格來編配民歌: 抒情的歌謠體出現在曲目〈離鄉〉、〈美麗的夢仙〉、〈搖籃曲〉。音形伴奏出現在曲目〈清江河〉及〈梭羅河〉中。持續低音出現在民間提琴音樂曲目Sergent Earlt's Jig, 除了民歌主旋律之外,在每個樂句中也插入間插句,與其他聲部形成對話風格
本冊從句子短小活潑的民歌開始建立學習者的節奏感,用調式對位編成對話式的音樂,在發生的要求上,要求流暢的運弓,持續強調弓運動的正確性,確保音色的優美,抒情的歌唱要靠弓的柔和動作,也要靠正確的左手技巧來達成。
利用民歌教學樂器能降低入門的門檻,相對於抽象的機械動作及音型、弓法等入門練習,它有著先天上的優勢。本冊用五聲音階民歌開始,容易建立基本音的音準,等到這些音較穩定後,再發展到七聲音階民歌。
本書從理論與實證兩個方面加以論述,就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牽涉的種種問題進行探討。主題契入的方式,是置於民族音樂本身的兩個層次的瞭解之上。第一個層次是:由於人類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同的音樂,而這些差異是怎麼樣產生的?我們應該如何去觀察?及我們應該以何種態度去分析及思考等部分;第二個層次是:現存於世界上的民族音樂,有那些音樂的特徵或特色?可提供我們對未來音樂發展參考部分及值得讓我們學習與充實自身民族音樂內涵的部分。
配器法是作曲理論中重要的一門學門,大致把它分爲樂器學與配器法來敎學。前者爲各個樂器之性能與音響原理之研究,後者才是配器技術之歸納說明與實際練習。由於配器法隨著時代之風格而演化或因作曲家作風之不同而有所差別,因此以配器法之發展來討論其線索,是本書最主要的目的。
訂購時請留意
本書流轉速度慢,出版時間較久遠,已有明顯折舊,書緣泛黃、起黃斑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