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音音樂文摘》卡爾‧徹爾尼生平-演奏次數最多的鋼琴曲作曲家
專集‧徹爾尼 千蔵八郞 著‧李鴛英 譯
演奏次數最多的鋼琴曲作曲家-卡爾‧徹爾尼生平
練習曲創作的現場
能夠在音樂史上留名的作曲家,大槪都會留下一些能稱之爲名作的作品,但是徹爾尼則不然,他雖然也寫過交響曲或管弦樂曲一類的作品,但時至今日卻幾乎已完全爲人們所遺忘。不過,他卻寫了數以千計的練習曲,因此得以留名史册,以這點來說,他也稱得上是比較特殊的作曲家。
據留傳迄今的傳聞指出,他的工作室擺了 一張圓形桌子,他沿圓周擺滿了無數張的五線譜,他以一慣的筆法先在一張稿紙上譜寫練習曲,寫完一張,不待其墨跡乾燥便移到旁邊的五線譜上書寫另一首練習曲,寫畢又再換旁邊空白的五線譜,如此分秒不停地,以同時進行的方式同時完成幾首練習曲。
而就在工作進行之中,他會突然想起什麼似地站了起來,走到房屋一角的食器櫃處,打開抽屜東翻西找,然後他由一個抽屜裡取出一張五線譜,把它接在已寫就的練習曲前面。換句話說,他的這個抽屜裡擺的是許多可供練習曲用的快速音羣樣本。
這些事情據說是約翰,費爾德(John Field)在義大利得病要返回俄國靜養途中,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接受徹爾尼的邀約,在他家小住數天時所親眼目撃。徹爾尼的練習曲正確的數量不詳。
就我們所熟悉的一百首、一百一十首、三十首、四十首、五十首,以及六十首等合計便有三百九十首。這當中有些十分類似,但只是要素雷同,決非內容一致。他每天淸晨八點到晚上八點的時間要給十一,乃至十二名的學生上課,其餘的時間則專心投入作曲,工作之勤奮無人能望其項背。
仔細想起來,貝多芬、蕭邦的曲子彈奏的機會再多,也比不上徹爾尼的練習曲,故以實際由鋼琴彈奏的音樂來說,從古到今,全世界作品被演奏得最多的作曲家大槪就是徹爾尼了 。雖然不是職業棒球賽,今後恐怕也無人能打破這項徹爾尼所創的最高演奏次數記錄。
師承與學生
徹爾尼的父親是一位軍樂隊的隊員,但在徹爾尼出生當時,他也在維也納敎鋼琴,可以說當時的音樂家大抵皆如此,是以他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爲音樂家二世。
在他十歲大小的時候,經父親朋友的介紹入貝多芬門下學習,一個禮拜去數回,原來就有紮實基礎的徹爾尼在此更得以大展長才。由日後請他擔任貝多芬姪兒卡爾的鋼琴敎師一事着來,貝多芬對他是相當信任的。雖說如此,徹爾尼還是有遭貝多芬叱責的時候。
那是一八〇六年,演奏貝多芬的木管與鋼琴五重奏曲時所發生的事。當時,演奏家在演奏時自行增加樂譜上所未記載的音符、或擅自變更彈奏乃是常有的事。但是徹爾尼這樣做卻惹惱了貝多芬,他當著衆人面前,把徹爾尼罵了個狗血淋頭,並指他的行爲卑鄙、下流。
可是到了第二天,一旦怒火平靜下來,貝多芬立刻便寫了一封信給徹爾尼,表示爲昨日在盛怒之下口不擇言的魯莽舉動道歉,但他也指出,毎一位作曲家總也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完全依譜演奏。徹爾尼反省當時的情形,從此以後便一槪照譜彈奏。
一八一九年的某一天,李斯特在父親陪同下來到徹爾尼處。「看那一張蒼白的小臉,就知道是一個纖細的孩子。坐在椅子上,還像喝醉酒的人似地直搖擺個不停,似乎隨時都有摔下來的危險。」讓他彈琴,方法都不正確,而且顯得有點心不在焉,間他指法,也是胡縐一通,不過,總覺得他有某方面的才氣,所以徹爾尼才決定敎他。在來此之前,李斯特父子原打算到威瑪去師事洪美爾,但洪美爾一堂課索價一個基尼,父子倆考慮的結果才轉來維也納,拜在徹爾尼門下。據說徹爾尼是完全免費敎授李斯特。
李斯特與徹爾尼的另一位弟子雷謝第茲基(Theodore Leschetizky)又敎育了許多學生,他們活躍於二十世紀前半,而他們的學生更成爲鋼琴音樂界的中堅,所以今天的鋼琴家們要追溯其淵源,大槪都可以上溯到貝多芬的時代。就這個意義來說,練習曲作曲家徹爾尼同時還是傳遞十九世紀鋼琴技巧薪火的人物,在歴史上所佔的地位也就愈形重要了。
孤獨但溫和的個性
徹爾尼終生未娶。不曉得是效法他的老師貝多芬,還是根本就没有機會。他那個時代的音樂家總會有一些桃色新聞流傳,唯獨徹爾尼根本就與這些事情絕緣。
徹爾尼没有兄弟姊妹,三、四十歲的時候父母便相繼去世,在完全的孤獨中,晚年更罹痛風之症,飽嘗病苦折磨之後離開了人世。由於他生性內向,即使曾經有過異性對象,恐怕也很難要他主動向對方提出婚姻的請求。因此他轉而寵愛貓,身邊隨時都豢養著幾隻,同時爲了替所生的小貓另找飼主,往往東奔西走,忙得團團轉,由旁人眼裡看來,自然是個怪人。
在從事演奏活動的時代,他介紹了許多貝多芬的作品,就連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也是由他代替耳聾聽不見的貝多芬首演。當時的鋼琴家必須具備吸引觀衆的絢麗外表,但生性內向、保守的他卻辦不到這一點。到了晚年,他已經厭倦再敎上流社會的子弟,敎學工作從此吿一段落。
談到學生,一般上流社會人家的子女總喜歡人家對他講些巴結、逢迎的話,這在向來一本正經的徹爾尼看來當然是一件苦差事,放掉這件工作,他也就輕鬆多了。雖說如此,徹爾尼本人倒是很容易相處的人。這跟他孤獨的癖性正好兩個極端,也因此他在大家眼中都是個溫和可親的人。偶然蒞訪維也納的蕭邦也曾經在信中這樣描寫徹爾尼:「他是個老好人,但也只不過如此而已。」這句話用來形容徹爾尼眞是再貼切不過。前面提過的那位費爾德,是徹爾尼見他落魄返鄉的潦倒景況,才請他到自己家中靜養;不收李斯特的學費,也是考慮他父親收入不好所做的決定。雖然費爾德在看過其工作現場及創作練習曲的情形以後,也許大喫一驚,憬然省悟了當地決不適宜靜心療養,以致於倉皇逃離……。
寫了這麼多的練習曲,學習鋼琴的人往往被他磨得痛苦不已,可是到了某一程度以後,再回頭看時,或者就忍不住要懷念起徹爾尼來了。
當然,徹爾尼的練習曲是不同於蕭邦的,其中確實含有機械的成份。因此他本人也不敢保證這些作品一定有其效果。他說,毎個人的手形不同、手指的長度也不一致,以他的練習曲未必就適合所有的人,毎個人都應該自行挑選適合的來彈。另外他也指出,鋼琴毎年都經過改良,隨著此種樂器的發達,技巧的學習應該也有不同才對。人們動輒將徹爾尼看做是機械性練習曲的作曲家,而事實上要認識徹爾尼,似乎就應該要突破這個觀點才行。
(譯自《素顏の作曲家たち》)